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ST股票与ST带星的区别及风险规避指南

小肖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小肖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后台总有读者留言,问ST股票和ST带星(*ST)的股票到底有啥不一样,是不是只要带ST就意味着高风险?说实话,这问题我每年都会遇到,尤其在年报披露季,不少散户因为分不清两者的区别,稀里糊涂买了*ST股,最后踩雷退市,实在可惜。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帮客户分析的经验,把这两者的核心区别讲透,再教大家怎么避开这类股票的坑。

ST股票与ST带星的区别及风险规避指南

先搞懂:ST和*ST的本质区别在哪?

很多人以为ST和*ST只是名字多一个星号,其实两者的风险等级、触发条件、监管措施完全不同,咱们从最核心的两点来说:

第一,触发原因不一样

ST股票的全称是其他风险警示,简单说,公司可能存在非退市级的风险,但还没到退市边缘。比如公司资金被控股股东占用、违规担保没解决,或者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但净利润和净资产没问题)。这种情况下,交易所会给股票加个ST,提醒投资者注意其他风险。

而*ST股票,全称是退市风险警示,光听名字就知道——这公司已经站在退市悬崖边了。触发条件比ST严格得多,最常见的有两种:一是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连续为负(而且扣非净利润也为负);二是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这两种情况只要占一条,股票就会被标上*ST,意味着如果下一年度还没改善,大概率就要退市了。

举个例子,某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负,但净资产没问题,可能被ST;如果它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同时2024年净资产也成了负数,那2025年就会被*ST,直接面临退市风险。

第二,退市风险天差地别

ST股票虽然有风险,但只要公司解决了其他风险(比如占用资金还回来了、违规担保解除了),就能申请摘帽,去掉ST标识,恢复正常交易。我见过不少ST股摘帽后股价翻倍的,所以ST股不一定全是垃圾,关键看风险能否解决。

但*ST股票不一样,它的核心风险是退市。根据规定,*ST股如果在当年年报披露后,净利润、净资产等指标仍不达标,交易所就会启动退市程序。比如2024年被*ST的股票,2025年年报如果还是净利润为负且扣非净利润为负,或者净资产依旧为负,基本就会被终止上市,股价直接归零,散户手里的股票就成了废纸。我之前有个客户,2023年买了一只*ST股,觉得股价低想抄底,结果2024年年报一出,公司没达标直接退市,几十万本金最后只拿回几千块,教训太深刻了。

散户最容易踩的坑:信息滞后和风险误判

讲完区别,就得说说散户为啥总在ST和*ST股上栽跟头。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和风险跟踪不及时。

比如,一家公司明明已经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马上要被*ST了,但散户要么不知道财务数据的关键节点,要么没留意交易所的公告,等看到股票名称加星号时,股价已经跌了一大半,想跑都来不及。还有些公司会隐藏风险,比如商誉减值、大额违规担保,这些信息散户自己去翻财报、看公告,既耗时间又不一定能看懂,等问题暴露时早就晚了。

我自己刚入行时也犯过类似的错。2018年有只股票,表面看净利润是正的,但我没注意到它扣非净利润连续为负,结果当年年报一出就被*ST,我帮客户分析时才发现这个细节,虽然及时止损了,但还是亏了15%。从那以后,我就养成了用工具辅助跟踪风险的习惯——毕竟人脑记不住那么多财务指标和公告,专业工具的实时监控能力比人可靠得多。

3个实操技巧:避开ST和*ST的雷区

既然风险这么大,是不是ST和*ST股就完全不能碰?也不是。如果能精准判断公司能摘帽或扭亏,这类股票反而可能有超额收益。但对普通散户来说,我更建议先学会避雷,分享3个我自己常用的方法:

1. 紧盯两个时间点

每年的1月1日到4月30日是年报披露季,这是ST和*ST股的风险集中爆发期。如果一家公司前一年已经被ST,或者连续一年净利润为负,一定要在4月30日前关注它的年报预告和正式年报——如果预告里提到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直接pass;如果正式年报显示净利润、净资产仍不达标,果断远离。

2. 重点看扣非净利润和净资产

很多公司会通过卖资产、政府补贴等非经常性损益把净利润做正,误导散户。这时候一定要看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如果扣非净利润连续为负,就算净利润为正,也可能被ST。另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如果为负,直接触发*ST,这个指标比净利润更关键。

3. 用工具跟踪风险信号

散户最大的劣势是信息获取不及时、不全面。我现在每天都会用希财舆情宝的风险预警提示功能,它能实时抓取上市公司的监管处罚、商誉减值、股东违规占用资金这些关键信号——这些都是导致ST或*ST的常见原因。比如上个月有只股票,舆情宝提前3天就推送了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消息,当时股价还没跌,我赶紧提醒客户减仓,后来这只股票果然被ST,股价连续跌停,客户多亏提前规避才没亏大钱。

而且它不光提示风险,还会生成舆情评分,0-100分对应不同风险等级。一般我看到舆情评分低于40分(负面或严重负面)的股票,尤其是ST或*ST股,基本不会碰——评分越低,说明市场对它的风险预期越高,踩雷概率越大。

为什么推荐散户用工具辅助?免费体验打消你的顾虑

可能有人会说:工具是不是很贵?我散户这点本金,值得花这个钱吗?其实我一开始也有这种顾虑,但用下来发现,专业工具的投入产出比远高于你自己瞎折腾。

希财舆情宝是专门给散户设计的,每天都会刷新免费额度:比如舆情报告风险预警这些核心功能,每天都能免费看几条,足够你跟踪手里的股票了。就算后续需要开通会员,对比可能踩雷亏掉的钱,这点投入根本不算什么——毕竟一只股票踩雷退市,损失的可能是几万甚至几十万,而工具能帮你提前避开这些坑,相当于花小钱保大钱。

如果你担心不会用,完全不用慌。它的界面很简单,直接搜索股票名称,就能看到风险预警、舆情评分、财务指标这些关键信息,连MACD、KDJ这些技术指标都帮你整理好了,不用自己一个个算。现在微信小程序搜索希财舆情宝就能免费体验,每天的免费额度足够新手用,先试试再说,觉得好用再考虑开通会员也不迟。

最后提醒:敬畏市场,别赌摘帽

虽然有些ST股能摘帽逆袭,但这毕竟是小概率事件。对普通散户来说,与其赌自己能买到摘帽牛股,不如先学会不踩雷。记住:ST和*ST的核心区别在于退市风险,*ST的退市概率远高于ST,碰到这类股票,多问自己一句:如果它退市了,我能承受这个损失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果断放弃。实在想跟踪这类股票,先用希财舆情宝的免费功能看看风险预警和舆情评分,至少让自己心里有数。现在微信搜索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每天都能免费查风险提示,与其等踩雷后后悔,不如现在花5分钟体验一下——专业的风险防控,才是散户在股市活下去的关键。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