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读者留言,说选股票时看着K线图和成交量一脸懵,明明觉得形态挺好,买进去却不涨反跌。其实我刚入市那几年也这样,后来才发现,忽略了一个关键指标——换手率。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的实操经验,聊聊怎么用换手率选股,以及避开那些坑。
换手率这东西,说简单也简单,就是一天内股票成交量除以流通股本的比例。数值越高,说明这只股票当天买卖的人越多,筹码换手越频繁。但数值高低本身没绝对好坏,得结合位置、趋势和市场环境来看。
先说说低换手率的情况。一般来说,日换手率低于1%就算低换手了。要是一只股票长期横盘,换手率一直维持在0.5%左右,突然有几天换手率升到2%、3%,但股价没怎么大涨,这种情况要重点关注。我20年遇到过一只消费股,横盘了四个多月,每天换手率0.3%到0.8%之间波动,突然有一周换手率到了2.5%,股价涨了3%。当时没在意,觉得才涨这点,结果两个月后这只股票因为业绩超预期涨了60%。后来复盘才发现,那波温和放量的低换手,就是主力在建仓——流通筹码少,少量资金就能推动换手,而且股价没暴涨,说明主力不想引起注意。
但要是在高位出现低换手,就得小心。比如一只股票涨了一倍,最近换手率从10%降到2%,股价却横盘不跌,这时候别以为是强势整理。我19年踩过这个坑,当时觉得换手率低说明抛压小,结果三周后公司出了个利空公告,股价直接跌停,后来才知道那时候主力已经悄悄出货,剩下的散户接盘,自然没什么换手了。
再说说高换手率。日换手率超过10%就算高换手,这种情况在小盘股里常见。牛市里,要是一只股票低位启动,换手率从5%慢慢升到15%,股价沿着5日线上涨,这时候大概率是资金在抢筹。但熊市里高换手就得警惕,尤其是股价跌了一波后,突然放量换手20%,股价却收阴线,十有八九是主力在不计成本出货。
不过光看换手率数字没用,得知道背后的原因。同样是换手率15%,有的是因为公司发了利好研报,有的是因为股东减持,结果完全相反。我以前就吃过这亏,看到一只股票突然高换手上涨,追进去才发现是股东在大宗交易减持,当天换手率里一半是减持筹码,第二天直接低开5%。
后来我开始用工具辅助分析,现在每天都会打开希财舆情宝看看。它的AI舆情功能挺实用,能实时抓取全网的新闻、研报、股吧讨论这些信息,然后用AI分析这些消息对股票是利好还是利空,生成舆情报告。比如上周有只股票换手率突然到12%,我点开舆情宝看它的舆情评分,从52分(强中性)升到了78分(正面),再看舆情报告,里面提到公司刚发布的季度业绩超预期,主力资金净流入5000多万,龙虎榜显示机构席位在买入。结合换手率和这些信息,就能判断这波高换手是真的有资金看好,而不是虚晃一枪。
除了看消息原因,换手率还得结合趋势。要是一只股票已经涨了50%,换手率突然飙到20%,这时候就算舆情评分高,也要多留个心眼。舆情宝有个趋势评级功能,会直接显示股票现在是上涨震荡还是下跌趋势。比如去年有只新能源股,换手率18%,但趋势评级显示上涨趋势,而且舆情评分85分(强烈正面),研报里提到行业政策利好,这种就是良性换手;但如果趋势评级是下跌趋势,高换手可能就是主力在出货,得及时避开。
其实散户选股难,主要难在信息不对称。自己去搜新闻、翻研报太费时间,等看到消息可能已经晚了。希财舆情宝有免费体验,每天都会刷新舆情解析、舆情报告的免费查看额度,不用花钱也能试试看。你可以微信搜索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每天看看关注股票的舆情评分和报告,结合换手率一起分析,可能会发现之前忽略的机会。
最后再提醒一句,换手率只是辅助指标,不能单独作为买卖依据。得结合股价位置、趋势、消息面这些因素综合判断。我现在每天花10分钟用舆情宝看看手里股票的舆情和趋势,不用盯盘也能掌握核心信息,比以前瞎买省心多了。想系统学选股的话,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会推送市场关键消息和选股思路。投资这事儿,工具用对了,能少走很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