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好多朋友问可转债佣金的事儿,说自己每次交易都被扣钱,但具体怎么算、不同券商差多少,始终稀里糊涂。作为在市场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股民,我太懂这种钱花了却不明不白的郁闷了。今天就用大白话把可转债佣金的底细讲透,再分享几个散户真正能用得上的省钱技巧——毕竟咱们赚点钱不容易,能省的成本必须攥在手里。
一、可转债佣金到底包含哪几笔钱?
很多人以为佣金就是券商收的那部分,其实不是。可转债交易要扣三笔费用:
交易佣金:券商自己定的,双向收(买和卖都要扣),现在主流券商在万0.5到万3之间,部分券商有最低5元限制(比如你交易1万元,万1佣金本该收1元,但有最低5元就按5元扣)。
经手费:交易所收的,固定万0.05,双向收,这个所有券商都一样。
证管费:证监会收的,固定万0.02,双向收,也没得谈。
这三笔加起来才是你每次交易的真实成本,别只盯着券商宣传的低佣金,得算总账。
二、不同券商佣金差多少?真能差出几百块?
举个例子:你拿10万元买可转债,买完马上卖(不建议这么操作,只是举例算成本)。
- 若券商佣金万1,无最低5元限制:
佣金=10万×万1×2(买卖双向)=20元
经手费+证管费=10万×(万0.05+万0.02)×2=14元
总成本=20+14=34元
- 若券商佣金万3,有最低5元限制(假设单次交易不足5元按5元算):
佣金=5元×2=10元(10万×万3=30元,超过5元,所以按30元×2=60元?不对,10万×万3是30元/次,双向就是60元,最低5元限制只对小额交易生效,10万交易不触发)
总成本=60+14=74元
这么看,万1和万3的券商,10万元单次往返差40元。要是你一个月交易10次,就差400元——一年下来就是4800元,够交小半年房租了。
但注意!如果是小资金,比如每次只买1万元,万1的券商佣金1元,但有最低5元限制的话,实际收5元,双向就是10元,总成本10+1.4=11.4元;万3的券商1万元交易佣金3元,同样触发最低5元,双向10元,总成本一样。所以小资金交易,重点看有没有最低5元限制,比佣金率更重要。
三、最容易踩的佣金坑:为省几块钱,亏了几万块
我2018年就犯过傻。当时为了省佣金,特意选了一家万1.5且无最低5元的券商,觉得占了大便宜。结果呢?因为觉得交易成本低,开始频繁买卖可转债,今天买明天卖,最多的时候一天交易3次。年底一算,手续费确实只花了2000多,但本金亏了3万多——很多次都是赚了点小钱就跑,亏了就死扛,完全被低佣金带偏了节奏,把交易当成了薅羊毛,反而忽略了对股票本身的判断。
后来才想明白:散户最大的成本根本不是佣金,而是无效交易和错误交易。你为了省5元佣金,频繁换股,结果买到一只下跌的可转债,亏的可能是5000元;或者本来持有一只好票,因为佣金低忍不住做T,卖飞后再也接不回来,少赚的钱更是没法算。
四、真正有用的省钱技巧:少交易,选对股
这两年我调整了策略,交易频率降了70%,但收益反而稳了。核心就两点:
1. 非必要不交易:除非可转债对应的正股基本面或舆情出现明显变化,否则绝不因为想赚快钱动手。
2. 用工具辅助判断:我现在每天开盘前必看希财舆情宝的舆情评分和趋势评级。它会给每只股票打0-100分,81分以上是强烈正面,61-80分正面;趋势评级直接显示上涨震荡还是下跌。比如上个月有只可转债的正股,舆情评分86分,趋势评级上涨,我就拿住了20天,涨了25%才卖,中间没动过,手续费就一次买入一次卖出,总共才50多块,比之前频繁交易省了至少500元手续费,关键是赚得也多了。
很多朋友说不知道怎么判断股票好不好,其实就是缺一个客观的参考。以前我靠自己看新闻、刷股吧,信息又杂又慢,经常踩坑;现在用舆情宝,它每天会抓取全网的新闻、研报、股吧讨论,用AI分析出利好利空,生成评分和趋势,省了我至少2小时研究时间。
五、写在最后:佣金要算清,但别因小失大
可转债佣金确实要对比清楚,尤其大额交易,选对券商一年能省不少。但更重要的是:别让省佣金变成频繁交易的借口,也别为了低佣金选服务差的券商。
如果你也想减少无效交易,又不知道从哪入手,可以试试希财舆情宝的免费体验——每天都能刷新几只股票的舆情评分和趋势评级查看额度,不用花钱就能先感受下。直接在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就能找到。
投资是场持久战,省到的、赚到的,都是自己的。觉得有用的话,别忘了点赞收藏,也转给身边炒股的朋友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