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收盘后,老陈给我发消息,说他手里那只票上午冲到涨停板,结果反复开板三次,尾盘还跌了两个点,问我这到底是主力在洗盘还是出货。其实这种涨停板封不住的情况,我刚炒股那几年也踩过不少坑——有时候以为是洗盘加仓了,结果第二天直接低开套牢;有时候觉得是出货卖了,后面却连续拉了三个涨停。后来慢慢总结出一些规律,今天就结合我的经验跟大家拆解拆解。
先说说最常见的两种情况:主力试盘和真出货
涨停板封不住,第一种可能是主力在试盘。简单说就是主力想拉涨停,但又不确定上方抛压到底有多大,故意留个口子不封死,让那些想止盈的散户先卖。如果抛压不大,后续可能会继续拉;要是抛压特别大,比如涨停板上突然砸出几万手卖单,那主力可能就先撤了,等调整几天再看。我20年做过一只消费股,连续两天涨停都没封住,当时换手率不到5%,后来查了下股东人数,发现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反而上升了,说明散户在卖、主力在买,果然第三天空头低开后直接拉板。
不过要注意,试盘和出货有时候特别像,区别就在量能和资金流向。如果涨停板上成交量突然放大,换手率超过15%,而且大部分成交都是大单卖出,那大概率是主力在出货。比如去年有只新能源票,涨停板上卖单一直挂着10万手,每次快封板就砸下来,当天换手率23%,晚上看龙虎榜,机构席位净卖出8个亿,第二天直接低开7个点。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涨停板出货,散户要是追进去,基本就成了接盘侠。
除了主力操作,市场情绪和突发消息也会让涨停封不住
有时候不是主力不想封,是市场情绪不配合。比如大盘突然跳水,整个板块都在跌,你手里的票就算冲到涨停,也可能被恐慌盘砸开。去年10月有天上午半导体板块领涨,有只票率先涨停,结果10点半大盘突然跌了1.5%,板块里其他票跟着跳水,这只票的涨停板瞬间被砸开,后面横盘到收盘都没再封上。这种就是系统性风险导致的封板失败,跟个股本身关系不大,主要看大盘情绪。
还有一种情况是突发消息影响。比如涨停板上突然出个利空,像公司被监管问询、业绩预告不及预期,就算主力本来想拉,也得先撤单。反过来,如果出利好,比如政策突然支持某个行业,原本封不住的涨停可能又会被资金抢上去。不过这种消息散户很难第一时间反应过来,等看到新闻的时候,股价可能已经波动完了。
散户最容易踩的坑:靠感觉判断,忽略了数据信号
说实话,以前我遇到涨停不封板,也得花两小时翻新闻、刷股吧、查资金流向,有时候还得看技术指标,折腾半天还不敢确定。主要是信息太散了——新闻里说行业利好,股吧里有人喊主力洗盘,资金流向又显示净流出,根本不知道该信哪个。后来我们团队开发希财舆情宝,初衷就是想帮散户把这些零散的信息整合起来,用数据说话。
比如前阵子有只医药票,连续三天冲击涨停都没封住,老陈纠结要不要卖。我用舆情宝查了下,发现它的舆情评分一直在60分左右波动(强中性),但主力资金流向里显示,涨停板上的大单净卖出金额超过3亿,而且风险预警里提示股东人数连续两周增加——这说明散户在接盘、主力在减仓。我把这几个数据发给老陈,他当天就减了半仓,果然第四天跌了4个点。
这里面最有用的其实是舆情评分这个功能。它会根据消息面、资金面、业绩面这些维度,给股票打个0-100分,80分以上是强烈正面,40分以下就是负面。像刚才说的医药票,虽然股价在冲涨停,但舆情评分一直上不去,说明市场对它的分歧很大,这种时候就不能盲目乐观。
不用盯盘也能抓关键信号,免费体验入口在这里
其实散户判断不准涨停板封不封,核心就是信息差和时间差——等你自己分析完,机会早就过了。现在希财舆情宝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解析和主力资金流向查看额度,不用花钱就能帮你快速判断盘面信号。你在微信小程序搜希财舆情宝,每天都能免费看几次舆情评分和资金数据,像刚才说的涨停板大单净卖出股东人数变化这些关键信号,打开就能看到。
比如你手里的票正在冲击涨停,打开舆情宝看一眼:如果舆情评分85分(强烈正面),主力资金净流入,那封板概率就大;要是评分45分(弱中性),资金净流出,就得小心。而且它还有个公众号推送功能,绑定后自选股有突发利空会直接发消息给你,不用整天盯盘也能及时止损。
最后说句实在话
炒股这么多年,我发现真正能稳定盈利的散户,都不是靠猜,而是靠数据和逻辑。涨停板封不封只是表象,背后的资金动向、市场情绪、风险信号才是关键。如果你也经常被涨停开板搞得纠结,不妨试试希财舆情宝,每天免费额度够用,就算不开会员,也能帮你避开不少坑。想体验的话,直接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就行,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还能收到盘前舆情报告,新手老手都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