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触股票交易的朋友,打开行情软件看盘时,大概率会被盘口那一排排数字绕晕。尤其是买一到买五、卖一到卖五的五档明细,每一栏都有价格和对应的数字,新手最常问的就是:这些数字后面的单位到底是手还是股?
我刚入市那阵子也琢磨过这个问题,当时对着软件看了半天,发现不同软件显示的单位好像不太一样?后来特意查了交易所规则才确认:A股市场的五档明细里,不管是买盘还是卖盘,显示的数字单位都是手。1手等于100股,这是交易所规定的最小交易单位。比如买一显示500,意思就是现在有500手买单等着成交,换算成股数就是500×100=50000股。
为啥要用手做单位呢?其实是为了方便交易。如果直接显示股数,大资金买卖时数字会特别长,比如1000手就是10万股,写成1000比100000看起来清爽多了。而且早期股票交易是纸质单据,用手计数能减少书写错误,这个习惯就一直延续到现在的电子交易系统了。
搞清楚单位后,五档明细到底有啥用?说白了就是看当下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比如卖一到卖五的数字越大,说明上方抛压越重,股价短期上涨可能遇阻力;反过来买一到买五数字越大,说明下方承接力强,股价可能有支撑。不过这只是最基础的判断,实际操作中没那么简单。
记得我刚开始炒股时,有次看到一只股票买盘前五档加起来有两万多手,但卖盘只有几千手,觉得肯定要涨就赶紧买了。结果刚买完没几分钟,股价突然跳水,后来才知道当时公司出了个突发利空公告,我光顾着看盘口数字,根本没注意消息面。那时候要是有现在的工具就好了——我们希财网今年刚上线的希财舆情宝,就专门解决这种只顾盘口忽略消息面风险的问题。
它的AI舆情功能会实时监控股票相关的所有消息,不管是公司公告、突发新闻还是分析师观点,如果是重要消息,公众号还会推送提醒。最关键的是AI能智能分析每条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比如看到买盘很强时,突然弹出一条公司核心产品抽检不合格的利空解读,就能及时避开风险。每天更新的舆情评分和报告里,还会结合技术面分析股价异动原因,像我之前遇到的买盘强却跳水的情况,报告里会直接写清楚是因为突发利空导致资金撤离,比自己瞎猜靠谱多了。
不过五档明细里的数字也不是都可信。有些主力会故意挂假单,比如在卖五挂一大笔卖单吓退散户,等股价上去后再悄悄撤单;或者在买一挂大量买单吸引跟风,实际却在暗中出货。这时候光看数字没用,得结合股价异动和消息面来判断。我现在每天都会用舆情宝的免费额度看一眼舆情报告,里面的股价异动原因分析会直接点明是不是有主力资金在操纵,帮我过滤掉很多无效盘口信息。
对新手来说,看盘口不用追求一眼看穿主力,先把基础逻辑搞明白:五档明细是手不是股,数字大小代表当下买卖力量,但必须结合消息面和股价异动原因综合判断。想慢慢练这方面能力的朋友,不妨试试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免费查看舆情评分和报告,边看边对照盘口数据,时间长了就能找到感觉。要是觉得有用,再考虑开通会员解锁更多功能,毕竟炒股初期,花点小钱提升判断力,总比盲目操作亏大钱强。
最后提醒一句,盘口分析只是炒股的辅助工具,别指望单靠它赚钱。把基础打牢,结合消息面、基本面慢慢积累经验,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