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市那几年,我总觉得股票涨停就像捡到了免跌金牌,直到有次亲眼见到一只股票早上封死涨停,下午两点突然跳水,收盘时反倒跌了3个点。当时旁边的老股民拍着我肩膀说:涨停板可不是保险箱,当天开板下跌的情况多了去了。后来见得多了才明白,涨停只是股价运行中的一个状态,背后藏着不少让它变脸的可能性。
先说说最常见的情况——涨停封单撑不住。有些股票早上封板很快,看着买盘密密麻麻,其实封单量可能虚得很。我见过封单从几十万手半小时内掉到几万手的,这时候只要有大笔卖单砸出来,开板几乎是必然。尤其是那些盘子小、换手率高的股票,资金进出快,涨停板就像纸糊的一样,说破就破。
再就是市场情绪急转弯。有时候单只股票涨停没问题,但如果大盘突然跳水,或者同板块其他股票纷纷炸板,原本封得挺稳的涨停板也可能被带下来。我记得去年有个交易日,上午整个科技板块都在涨,一只龙头股早早封板,结果午后权重股集体下跌,大盘跌了近2%,科技板块跟着回调,那只龙头股的封单很快就被恐慌盘吃掉,最后收了个带长上影线的K线。
最让人防不胜防的还是突发消息。有时候股票涨停是因为某个利好,但盘中突然出来个利空补丁,比如利好政策细节不及预期,或者公司临时发了个澄清公告,原本的上涨逻辑一下子就没了。之前我遇到过一只股票,因为业绩预增涨停,中午却出了个监管问询函,问业绩增长的真实性,下午一开盘就直线跳水,当天从涨停到跌停,上演天地板。这种时候,如果没能及时看到消息,很容易被蒙在鼓里。
现在我看盘时,会用希财舆情宝来监控自选股的实时消息。它能把新闻、公告、研报这些信息汇总到一起,不用自己一个个APP刷。最实用的是AI分析功能,每条消息都会标出来是利好还是利空,还会简单解读对公司的影响。比如前阵子有只股票涨停,盘中突然弹出一条行业政策调整的新闻,舆情宝直接标为利空,还分析了政策对公司核心业务的潜在冲击,我看到希财网公众号推送的提醒后,马上盯紧了盘口的封单变化,虽然最后还是开板了,但至少提前有了心理准备,没像以前那样手足无措。
其实判断涨停板会不会开板,除了得看封单量够不够扎实、市场情绪稳不稳定,实时消息的影响真的挺大。很多时候消息一出来股价马上异动,等我们手动去搜新闻解读,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观察时机。希财舆情宝每天都会更新股票的舆情评分,如果涨停当天舆情评分突然下降或者出现利空消息提示,就得格外小心了。对了,这个工具现在有免费体验额度,可以去微信小程序搜希财舆情宝 试试,但要提醒一句,紧急消息提醒得关注他们家公众号才能收到,不然可能会漏掉重要提示哦~
当然,也不是所有涨停都会开板下跌,但涨停即安全的想法肯定不对头。就像开车得看路况,炒股也得盯着盘面变化背后的原因。现在每次遇到股票涨停,我都会先看看封单有没有持续增加,成交量是不是突然放大,再打开舆情宝扫一眼有没有新消息出来——毕竟,小心驶得万年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