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peg估值法属于绝对估值法吗?分类及应用解析

明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明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有朋友问我,PEG估值法到底算不算绝对估值法?说实话,这个问题我刚接触股票分析的时候也琢磨过挺久,今天就结合自己这些年的经验,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peg估值法属于绝对估值法吗?分类及应用解析

先说说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的核心区别。绝对估值法本质上是通过计算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再折现回当前时点得出内在价值,典型代表就是DCF模型。它完全依赖企业自身的财务数据,不跟其他公司做比较,就像给一棵果树估值,只看它自己未来能结多少果子,值多少钱,不管旁边的果树什么情况,这种方法对数据的准确性和模型设定要求特别高。

相对估值法则完全不同,它是找一个"参照物"来判断股票是否值得买。比如我们常说的PE(市盈率)就是拿股价除以每股收益,然后跟同行业其他公司比,或者跟历史平均水平比,如果PE低于行业均值,可能就觉得被低估了;PB(市净率)也是类似,用股价除以净资产。这种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依赖市场整体的定价水平,操作起来比绝对估值法简单不少。

那PEG估值法到底属于哪一类呢?PEG全称叫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计算公式是PE除以企业未来3-5年的净利润增长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0比如一只股票当前PE是30倍,未来三年预期净利润增长率是20%,那PEG就是30÷20=15。从计算方式就能看出来,PEG本质上还是以PE为基础,只不过加入了增长率这个变量,用来衡量PE和增长速度是否匹配,本质上还是在做"相对比较"。比如说,我们判断PEG是否合理,通常会看数值是否小于等于1,小于1可能意味着PE相对于增长速度偏低,这其实就是在跟一个"标准值"对比,所以PEG肯定属于相对估值法。

不过要注意,PEG虽然是相对估值法,但比单纯的PE更"聪明"。单纯看PE的时候,高PE可能是因为公司增长快,比如一家高成长企业PE50倍,但如果它每年能增长60%,PEG只有0.83,反而比PE30倍但增长10%的公司(PEG3)更值得关注。这也是为什么PEG特别适合分析成长股,能帮我们避免"高PE就是贵"的误区。

但用PEG的时候也得小心几个坑。首先是增长率的选择,用历史增长率还是未来预测增长率?我个人更倾向于未来预测,因为估值看的是未来,但未来预测本身就有不确定性,如果公司实际增长没达到预期,PEG就会失真。其次是行业差异,不同行业的PEG合理区间不一样,比如科技行业普遍能接受更高的PEG,而传统行业可能PEG超过1就需要警惕了。最后是高增长的可持续性,有些公司靠短期政策或者非经常性收益推高增长率,这种增长不可持续,算出来的PEG再低也没意义。

以前我自己算PEG的时候,光是找一致预期的增长率就得翻好几个研报,不同券商给的数据还不一样,得自己加权平均,特别费时间。后来公司上线了希财舆情宝,我发现它的AI估值功能正好能解决这个问题。它不光会计算股票的PEG,还会结合财务数据和市场情绪生成一个综合的AI估值,直接告诉我们这只股票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预期上涨空间有多少。更重要的是,它还有个财务AI评分,评分越高说明公司财务健康度越好,这样就能避免选到那些靠"虚胖"增长撑起来的公司。对我这种习惯看基本面的人来说,这两个功能搭配起来用,分析效率提高了不少。

其实不管是PEG还是其他估值方法,核心都是帮我们判断股票的"性价比"。但估值从来不是单一指标的事,得结合公司的财务状况、行业趋势、市场情绪一起看。就像我现在每天都会打开希财舆情宝看看自选股的舆情评分和财务评分,前者能帮我及时发现影响股价的消息,后者能让我心里有个底,这家公司财务稳不稳定。

如果你也经常纠结怎么给股票估值,或者觉得算PEG、看财务报表太麻烦,可以去希财网公众号关注一下,或者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解析和财务数据可以看。说实话,现在做投资,光靠人工分析真的跟不上市场变化,用好工具能省不少事,关键是免费体验额度每天都刷新,先试试再说,觉得有用再考虑要不要开通会员,投入成本也不高。

最后再总结一下,PEG估值法属于相对估值法,它的优势是把PE和增长率结合起来,适合分析成长股,但用的时候要注意增长率的质量和行业差异,最好再搭配财务健康度等指标一起看。投资没有万能公式,但找对方法、用好工具,总能让我们离理性决策更近一步。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AI炒股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