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小单中单大单特大单如何区分?资金动向分析技巧

资深汪经理            来源:希财网
资深汪经理 股票顾问
贴心姐姐 专业服务
咨询TA

最近有个刚入市的朋友问我,看盘的时候总看到盘口有“小单流入”“大单卖出”的提示,这些单子到底是怎么划分的?是不是大单就一定代表主力在动?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的经验,跟大家聊聊小单、中单、大单、特大单的区分方法,以及怎么用这些信息辅助判断。

小单中单大单特大单如何区分?资金动向分析技巧

其实刚开始接触股票的时候,我也被这些“单”搞得晕头转向。那时候盯着盘口数字看半天,看到红色的“B”(买入)和绿色的“S”(卖出)跳来跳去,单子金额有大有小,却不知道到底多少算大、多少算小。后来才发现,这事儿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不同交易软件的划分逻辑可能不一样。

最常见的划分方式有两种,一种按成交金额,一种按成交手数。按金额的话,比如有些软件会把单笔成交金额5万元以下的算作小单,5万到30万之间是中单,30万到100万算大单,超过100万就是特大单。但也有软件分得更细,比如小单设为10万以下,中单10万到50万,大单50万到500万,特大单500万以上。按手数的话,就得结合股价了——1手等于100股,要是股价10块钱,100手就是10万块;要是股价100块,10手就10万块。所以按手数划分时,不同价格的股票,“大单”对应的手数肯定不一样。

不过大家不用死记具体数字,打开交易软件,一般在“盘口信息”或者“成交明细”里,都会标注每笔单子的类型。比如我常用的软件,会直接在成交记录后面标“小”“中”“大”“特”,一目了然。关键是要知道,这些划分只是工具,核心作用是帮我们判断资金的“身份”——小单大概率是散户交易,中单可能是大户或者小机构,大单和特大单则更可能是主力资金、机构或者游资在操作。

知道了谁在买卖,就能进一步分析资金流向。比如一只股票连续出现特大单买入,同时小单在卖出,可能说明主力在吸筹;反过来,如果大单持续卖出,小单接盘,可能就要警惕主力出货。但这里要提醒一句,千万别单看单子大小就下结论。我见过不少朋友,看到“特大单买入”就立马跟进,结果第二天股价反而跌了。为什么?因为单子大小得结合消息面、股价位置来看。比如一只股票已经涨了很多,这时候突然出现大单买入,有可能是主力在“诱多”,故意让散户以为有资金进场,实际是为了自己出货。

说实话,普通投资者最难的就是“结合消息面分析”。单子动了,是利好消息刺激的机构抢筹,还是利空消息下的被动平仓?这些背后的逻辑,光看盘口数字根本看不出来。这也是我后来开始用一些辅助工具的原因,比如今年刚上线的希财舆情宝,它的AI舆情功能里有个“股价异动原因分析”,就挺实用的。

举个例子,之前有只股票早盘突然拉涨,盘口全是大单买入,我当时也有点懵,不知道是突发利好还是纯粹资金炒作。打开舆情宝一看,它的舆情报告里直接写了“股价异动原因:公司昨晚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营收同比增长超50%,多家机构连夜上调评级,今早出现机构资金抢筹”,还标注了这条消息是“重大利好”,可能推动短期股价继续走强。后面又附上了技术面分析和业绩表现,相当于把“大单买入”和“消息面”“基本面”串起来了,不用自己再去翻公告、找研报,节省了不少时间。

而且它每天会更新股票的舆情评分,评分高说明当前市场对这只股票的情绪比较积极,结合大单动向来看,准确率会更高。比如要是舆情评分很低,但突然出现大单买入,这时候就得留个心眼,可能是主力在逆势操作,风险比较大;反之,舆情评分高,同时大单持续流入,那可信度就高一些。

对了,这个功能普通用户每天有免费查看额度,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就能体验,不用下载APP,挺方便的。要是觉得每天的免费额度不够用,也可以看看会员套餐,里面权益更多,不过具体价格得自己去会员购买页看,毕竟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按需选择就好。

最后想说,区分小单、中单、大单、特大单,本质是为了看懂资金的“意图”,但千万别陷入“唯单子论”。结合消息面、基本面一起分析,才能更接近真相。工具是辅助,关键还是自己要理解背后的逻辑。如果觉得分析消息太麻烦,不妨试试舆情宝的免费功能,至少能帮你快速理清“大单异动”到底是为什么,少走一些弯路。平时多看看它的舆情报告,慢慢也能积累分析资金动向的经验。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