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炒股那会儿,我总盯着涨跌榜看,屏幕上那些标红的涨停数字特别刺眼。那时候不懂,看到涨停就觉得这股肯定牛,心里直痒痒想追进去,结果好几次刚买就吃了跌停,后来才明白,涨停价背后的门道可太多了,不是简单一个涨10%就能说明白的。
先说说最基础的,涨停价到底是什么?A股市场里,股票每天的涨跌幅是有上限的,主板股票一般是10%,ST股是5%,科创板和创业板是20%(新股上市前5天除外)。当股价涨到这个上限,就叫涨停,这个价格就是涨停价。比如一只股票昨天收盘价10块,今天涨停价就是11块(10×1.1),这时候想买的人很多,但卖的人少,往往会出现一字涨停,就是开盘直接封死涨停,全天几乎没成交;也有的是盘中慢慢涨上去,最后封住涨停,这种叫换手涨停。
但知道定义没用,关键是遇到涨停价,散户该怎么办?是追还是等?我以前踩过的坑就是盲目追涨。记得有次看到一只股突然直线拉涨停,股吧里都在说大利好来了,我赶紧挂单买,结果当天没买到,第二天高开冲进去,下午就跳水,直接套牢。后来才发现,那所谓的利好根本是捕风捉影,就是游资拉高出货,我这种散户就是接盘侠。
所以现在遇到涨停股,我第一反应不是激动,而是先搞清楚:这股为什么涨停?是真利好还是假炒作?背后有没有资金在推动?能不能持续?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其实需要分析的东西特别多——得看新闻有没有突发政策利好,研报里机构怎么评价,股吧里散户情绪怎么样,还要看龙虎榜有没有大资金买入,股东有没有增持……以前我自己找这些信息,得翻好几个APP,股吧看半天情绪,财经新闻找消息,研报又太长看不懂,等好不容易理清楚,股价可能早就变天了。
后来用了希财舆情宝,这个问题才算解决了。它有个功能我觉得对散户特别实用,就是股价异动原因分析。不管是涨停还是跌停,只要股价出现大幅波动,它都会实时抓取全网信息,从消息面、资金面、业绩面这些维度,把异动的原因总结出来。比如前阵子有只股突然涨停,我点开舆情宝的舆情报告,里面直接写着主力资金净流入5000万,叠加行业政策利好,短期情绪推动上涨,下面还附了具体的资金流向数据和政策原文链接,不用我自己到处扒信息了。
更关键的是它的舆情评分。每只股票都有个0-100分的评分,涨停股如果评分高(比如80分以上,强烈正面),说明市场对它的预期真的好,可能是有持续的利好支撑;如果评分低,甚至负面,那很可能就是短期炒作,追进去风险就大了。我现在养成习惯,看到涨停股,先在舆情宝上查它的舆情评分和趋势曲线,最近一周评分是上升还是下降?有没有突然的利好消息支撑?这些数据比股吧里的小道消息靠谱多了。
说实话,散户炒股最难的就是信息不对称。机构有专业团队分析,我们自己看消息又容易被带偏。以前我每天花两三个小时看新闻、刷研报,还是抓不住重点,现在用舆情宝,每天免费额度里能看几篇舆情报告,涨停股的异动原因、主力资金流向这些核心信息直接摆在眼前,省了不少时间。而且它不光分析涨停,跌停股也一样,能提前预警风险,比如商誉减值、监管处罚这些,避免踩雷。
不过要说完全依赖工具也不行,工具是辅助,自己的判断也重要。比如舆情宝提示某只涨停股舆情评分强烈正面,主力资金持续流入,但如果它的财务评分很低,说明公司基本面不行,那这种涨停可能就是昙花一现。所以我会结合它的财务评分一起看,财务健康的公司,涨停才更有底气。
想试试的话,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就行,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报告和评分可以看,不用先花钱,先用起来感受下。遇到涨停股别着急动手,花几分钟查查异动原因和舆情趋势,可能就能帮你避开一个坑,或者抓住一次真机会。平时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会推送一些政策利好和市场情绪分析,不用整天盯盘也能掌握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