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问我,股票里常说的“正T”“反T”到底是什么意思,自己试了几次反而越做成本越高。其实我刚接触股市的时候也踩过类似的坑,一开始以为做T就是低买高卖,结果要么是买在高点,要么是卖飞后股价继续涨,后来慢慢摸索出一些规律,今天就把这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先说说最基础的,什么是正T和反T。正T其实就是“先买后卖”,比如你手里已经有某只股票,当天在股价回调到相对低位的时候加仓,等股价反弹到高位再把加仓的部分卖掉,这样一来,持股数量没变,但成本降低了。这种操作适合股价处于震荡上行趋势,或者当天低开高走的情况。我之前遇到过股价在支撑位附近反复震荡,用正T做了几次,成本确实降了不少,但前提是得判断准回调的低点,不然很容易加在半山腰。
反T则正好相反,是“先卖后买”。同样是手里有股,当天股价冲高到压力位附近,或者出现放量滞涨的情况,先把一部分仓位卖掉,等股价回落下来再买回来。这种操作更适合股价处于震荡下行趋势,或者当天高开低走的时候。记得有一次市场情绪突然变差,某只股票早盘冲高后快速回落,我当时用反T先卖了一部分,下午跌到支撑位接回来,避免了不少损失。不过反T有个风险,如果卖了之后股价不跌反而继续涨,就容易“卖飞”,所以设置好止盈点很重要。
不管是正T还是反T,核心都是通过日内的低买高卖(或高卖低买)来降低持仓成本,但什么时候该用正T,什么时候该用反T,关键看对短期趋势的判断。我发现很多人做T失败,问题就出在“消息滞后”上——比如刚做完正T加仓,结果午后突发利空消息,股价直线跳水,加仓部分直接被套;或者做反T卖了之后,晚上出了利好公告,第二天直接高开,根本没机会接回来。这种时候,及时掌握个股的消息面就特别重要。
这也是我后来开始用希财舆情宝的原因。说实话,以前看消息真的很头疼,新闻、公告、研报一大堆,分不清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噪音。有时候看到一条消息,自己琢磨半天是利好还是利空,等想明白的时候股价都已经动完了。但用舆情宝之后,它会实时监控自选股的所有消息,不管是公司公告、分析师观点还是突发新闻,AI都会直接分析出是利好还是利空,可能带来什么影响。有一次我持有的股票突然出了个业绩预告,当时有点慌,赶紧打开舆情宝看,它直接标了“利好”,还解读说业绩超预期主要是核心产品销量增长,短期可能推动股价上行,后面果然股价慢慢涨上去了,那次正T就做得很顺利。而且如果是紧急消息,希财网公众号还会推送提醒,避免错过关键节点,这点对做T来说太重要了——毕竟做T讲究的就是快准狠,消息慢一步,可能就是利润变亏损。
除了消息面,做T还得注意仓位控制。我一般不会满仓做T,都会留一部分备用资金,这样不管是正T加仓还是反T接回,都有操作空间。另外,千万不要贪心,每次做T的目标不用太高,比如赚1-2个点就走,积少成多反而更稳妥。我见过有人总想一把赚5个点以上,结果股价回调的时候舍不得卖,最后反而被套,把之前的利润都吐回去了。
还有一点要提醒,做T不是频繁交易的借口。如果股价处于明显的单边上涨趋势,这时候做反T很容易卖飞;要是单边下跌趋势,正T加仓可能会越套越深。所以震荡行情才是做T的“主场”,这时候股价上下波动大,才有低买高卖的机会。而且做T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持仓情况,如果你是长期价值投资,偶尔做T降低成本没问题,但要是变成每天都做,反而会打乱长期持股的节奏。
最后想说说,做T的核心其实是“应对”而不是“预测”。我们不可能每次都精准判断高低点,但可以通过工具和纪律来提高成功率。比如用希财舆情宝的舆情评分和每日舆情报告,每天早上花几分钟看看持仓股的舆情变化,了解股价异动的原因,判断当天的情绪是利好还是利空,这样做T的时候心里就更有底。现在希财舆情宝有免费体验活动,每天都会刷新舆情解析和舆情报告的免费查看额度,大家可以去希财网公众号关注一下,或者直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希财舆情宝”试试看,反正免费额度不用白不用,说不定就能帮你避开一次消息面的坑。
其实做T就像给股票“剪枝”,目的是让持仓成本越来越低,而不是在频繁操作中迷失方向。记住,工具是辅助,纪律和心态才是关键。希望今天分享的这些经验,能帮到正在学习做T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