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有人问我,打新股到底哪个时间段申购中签率高?说实话,这个问题我刚入市的时候也纠结了好久。那会儿每天定闹钟,一会儿听说早上9点半好,一会儿又有人说下午2点半中签率高,搞得我天天掐着点操作,结果半年下来一个签没中,反而因为过度关注时间错过了好几次申购。后来静下心来研究了两年,结合自己的实操经验,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这个话题。
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时间段”。其实证监会早就明确过,新股申购的中签率是随机的,理论上每个申购号码的中签概率都一样。那为什么总有人觉得某个时间段更容易中签呢?我观察下来,主要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幸存者偏差,比如有人某天下午申购中签了,就认定这个时间好;另一种是早期市场打新人数少,某个时间段申购的人少,号码集中度低,可能显得中签率高,但现在打新已经很普及了,这种差异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我自己这两年试过早上10点、中午11点、下午2点,中签的那几次分布在不同时间段,真没发现哪个时间有明显优势。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时间段影响不大,但提高中签率的方法还是有的。最实在的就是顶格申购,能拿到更多申购号码,中签概率自然更高。当然前提是你的持仓市值够,沪深两市的市值是分开计算的,这点新手容易忘,得特别注意。还有就是坚持申购,千万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认识一个老股民,坚持了五年,几乎没漏过一次申购,现在每年都能中两三个签,积少成多也挺可观的。另外,在合规范围内利用家人的账户一起申购(注意不能用信用账户或不合规账户),也能间接增加号码数量,但一定要在规则允许的前提下操作。
光提高中签率还不够,更重要的是避开那些可能破发的新股。这两年新股破发的情况不算少,要是中了个基本面不行的,上市就跌,那真是白高兴一场。我刚开始打新的时候就踩过这个坑,那会儿觉得“新股必赚”,结果中了一个科技股,上市第一天就跌了10%,割肉走的,心疼了好几天。后来我就养成了打新前先研究公司基本面的习惯,但财务报表那么多数据,像什么资产负债率、毛利率,对着看半天也看不出头绪,尤其是非财务专业的人,很容易被绕进去。
直到今年用了希财舆情宝的AI财报功能,这个问题才算解决了。它不光会把核心财务指标列出来,还会生成一个财务AI评分和AI估值。财务AI评分越高,说明公司财务健康度越好,我现在打新前都会先看看这个评分,低于60分的基本就放弃了。AI估值则能直接告诉我这只股票是高估还是低估,预期上涨空间有多少,对于判断新股值不值得申购特别有用。说实话,以前自己看财报,对着一堆数字发呆,现在有了这个工具,几秒钟就能get到关键信息,省心多了。
除了财务基本面,新股所在的行业风口也很重要。比如前阵子某个政策出来,直接利好新能源板块,那段时间上市的新能源新股表现普遍不错。但普通人很难第一时间判断哪个行业突然迎来风口,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新股申购早就结束了。希财舆情宝的“风口解读”功能就帮了我大忙,它能针对突发政策、行业事件进行解读,识别出利好的板块,还会分析背后的逻辑,列出可能受影响的个股。虽然打新不能直接参考个股,但知道行业风口在哪,就能大概判断这只新股有没有市场热度,心里更有底。
对了,现在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可以免费体验,每天都会刷新舆情解析、研报解析这些功能的免费查看额度,像财务AI评分和AI估值虽然需要会员,但会员价格也不贵,具体可以去会员购买页看套餐,我算了下,用好了一只新股就能把会员费赚回来,性价比还是挺高的。大家要是想试试,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小程序就行,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里面也能找到入口。
最后再啰嗦一句,打新股本质上是概率游戏,没有绝对的“必胜法”,但做好细节能提高成功率。与其纠结哪个时间段申购,不如把精力放在提高申购市值、坚持申购、筛选优质新股上。尤其是筛选这一步,借助工具能少走很多弯路,毕竟咱们普通投资者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工具做,效率会高很多。希望今天分享的这些经验能帮到大家,祝大家都能多中签、中好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