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股票直接退市了能退钱吗?流程与权益解析

资深小石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资深小石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后台有好几个朋友问我,“如果买的股票直接退市了,钱还能退回来吗?”说实话,每次遇到这种问题,我都挺揪心的,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的经验,跟大家好好聊聊退市这件事——到底什么情况下股票会退市?退市了是不是就血本无归?投资者到底有没有机会拿回一部分钱?

股票直接退市了能退钱吗?流程与权益解析

先得说清楚,股票退市不是“突然消失”,它有一套流程。一般分两种情况:主动退市和强制退市。主动退市大多是公司自己申请的,比如觉得股价太低、想私有化,这种情况相对少见,而且通常会给股东一个回购价格,虽然不一定能回本,但多少能拿回些。咱们普通投资者更要注意的是强制退市,比如连续几年亏损、财务造假、股价长期低于1元这些,这种情况处理起来就复杂多了。

要是真遇到强制退市,第一步是“退市整理期”。交易所会给30个交易日让股票交易,这时候股价往往已经跌得很惨了,但你要是还持有这只股票,这是最后一个在主板卖出的机会。不过得注意,这时候成交量可能很小,想卖不一定能马上卖掉,得盯着盘面挂单。过了退市整理期,股票就会被转到“老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这里也能交易,但流动性更差,可能一周只有一两次交易机会,价格也可能更低。

那到底能不能退钱?关键看公司还有没有资产。如果公司退市后破产清算,会先还债权人的钱,比如银行贷款、供应商欠款,剩下的才轮到股东。要是公司早就资不抵债,股东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到;要是还有点资产,按持股比例能分一点,但想拿回本金基本不可能。我见过不少案例,最后清算下来,股东能分到的钱连当初投入的零头都没有。

所以对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退市后怎么“退钱”,而是怎么提前避开退市风险。说实话,很多退市风险都是有信号的,比如连续亏损的公告、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这些消息其实都会提前公布,但普通投资者要么没看到,要么看到了也不知道怎么判断影响。

我自己平时会用一个工具来辅助——希财网今年刚上的“希财舆情宝”,它的AI舆情功能对规避这类风险挺有用的。它会实时监控股票的公告、新闻、研报这些信息,不管是财务问题还是监管动态,只要是可能影响公司的消息,AI都会分析是利好还是利空,还会每天更新一个“舆情评分”。比如某只股票如果连续发亏损预告,或者被监管问询,它的舆情评分会明显下降,舆情报告里也会直接指出“存在退市风险”。要是有紧急消息,比如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希财网公众号还会推送提醒,这样就能比别人早一步察觉不对劲。

举个例子,之前有只股票因为财务造假被查,其实在正式处罚前,已经有好几份监管问询函,但很多投资者没注意。当时舆情宝的舆情报告里就明确写了“公司多次收到监管问询,涉及财务数据真实性,需警惕合规风险”,评分也从80多分降到了50分以下,这种信号其实就是在提醒你该关注风险了。现在这个工具在微信小程序就能搜到,每天有免费的舆情评分和报告查看额度,虽然高级功能需要会员,但光是免费的预警和评分,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已经够用了——毕竟提前避开一只退市股,省下的可能就是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损失。

当然,就算真的踩雷了,也别慌。先看看有没有退市整理期,能卖就尽量卖;如果已经到老三板,就去券商营业部办确权手续,以后还能在老三板交易。最重要的是吸取教训,平时多关注公司动态,别碰那些基本面太差、负面消息缠身的股票。

总之,股票退市后想“退钱”很难,关键在预防。大家要是想试试用工具辅助监控风险,可以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免费体验下它的舆情监控功能,至少能让自己在信息上少吃点亏。投资嘛,小心驶得万年船。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