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定增迟迟不落地原因:从审批到市场的关键因素

资深闫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资深闫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后台总有朋友问,手里的股票定增方案都公布小半年了,怎么一点动静没有?是不是黄了?说实话,定增这事儿看着就是上市公司发股票融资,但从方案公布到资金到账,中间的流程能卡壳的地方真不少。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跟踪定增项目的经验,聊聊那些让定增“卡壳”的常见原因。

定增迟迟不落地原因:从审批到市场的关键因素

先说最关键的——监管审批这关。定增方案不是公司自己说了算,得报证监会审核。你可能不知道,现在证监会对定增的审核越来越严,尤其是募资用途和信息披露。比如方案里写募资去扩产,但如果行业政策突然变了,或者项目环评没通过,审核时就可能被问“项目可行性到底怎么样”。我见过一个案例,公司一开始说募资搞新能源电池,结果审核期间行业产能过剩的政策出来了,证监会直接要求补充说明“如何避免产能过剩风险”,光回复这个反馈意见就花了两个月。而且审核排队也是个问题,要是赶上IPO和再融资高峰期,排队时间拉长很正常。

再说说市场环境的影响,这几乎是所有定增项目都躲不开的坎。定增价格通常是基准价的80%左右,要是方案公布后股价一路跌,跌到比定增价还低,你觉得认购方会愿意掏钱吗?去年有个消费板块的公司,定增价定在20块,结果市场情绪不好,股价跌到16块,参与定增等于“高价买股”,机构自然就犹豫了。这时候公司要么等股价回暖,要么调整定增价,但调价又得重新走流程,时间就这么拖下去了。

公司自身的问题也可能让定增卡住。最常见的是业绩变脸。定增方案里都会预测未来业绩,要是年报出来净利润下滑超50%,或者审计时发现财务数据有问题,监管肯定会重点关注。还有些公司是方案本身没想清楚,比如一开始说募资10亿,后来发现实际只需要8亿,或者原来的项目不赚钱了想换方向,这都得重新开会改方案,再报股东大会和证监会,一来一回又是几个月。

认购方那边也可能出幺蛾子。有些定增是“锁价发行”,早就谈好了机构投资者,但如果机构突然资金紧张,或者对公司前景有了新看法,可能就会临时退出。我去年接触过一个科技股定增,本来谈好三家机构,结果其中一家母公司出了债务问题,资金链断了,公司只能重新找认购方,进度直接延后了三个多月。

当然,还有些突发情况。比如定增期间公司涉及诉讼,或者行业出了利空政策,甚至大股东股权被冻结,这些都会让审核暂停。前两年教育行业“双减”政策出来时,好几个教育公司的定增项目直接被按下暂停键,后来干脆终止了。

其实跟踪定增进度时,最麻烦的是信息太分散——公司公告、证监会反馈、市场传闻混在一起,根本不知道哪些是关键。我现在习惯用希财舆情宝来监控相关公司的动态,它的AI舆情功能会实时抓取定增相关的公告、监管进展和市场消息,每条消息都有AI解读是利好还是利空,比如“证监会反馈意见要求补充项目环评数据”,它会直接标出来“可能延缓审批进度,中性偏空”。要是有紧急进展,比如审核通过或者方案调整,希财网公众号还会推送提醒,不用自己天天刷交易所公告。每天更新的舆情评分和报告里,也会专门分析定增事项的最新状态,比如“当前处于反馈意见回复阶段,预计1个月内进入初审会”,比自己猜靠谱多了。

总之,定增迟迟不落地不一定是坏事,关键看卡壳的原因。如果是监管要求补充材料,只要公司能解决问题,后续还是有希望;但要是市场环境持续恶化或者公司基本面出了问题,就得小心了。想实时跟踪手里股票的定增进展,又嫌自己筛选信息麻烦的朋友,可以去微信小程序搜“希财舆情宝”,每天有免费的舆情解析额度,关键消息和进展都能及时看到。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