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学股票的时候,把MACD当成了“赚钱密码”——金叉买、死叉卖,结果三个月下来,账户亏得比我妈菜市场砍价的幅度还大。后来跟老股民取经才明白,MACD根本不是“开关”,是“温度计”,得学会看它背后的温度变化。
先把MACD的三个部分掰碎了说。DIF是12天和26天收盘价的均线差,简单讲就是短期趋势和长期趋势的“差距”——比如短期涨得比长期快,DIF就往上走;反之就往下。DEA是DIF的9天均线,相当于给DIF“踩了个刹车”,让信号更稳,避免因为短期波动乱给提示。红绿柱是DIF减DEA的绝对值,柱子越长,说明短期和长期的趋势分歧越大——红柱长,代表短期多头力量比长期强;绿柱长,就是空头更猛。
我以前犯的最大错误,是只看金叉死叉(DIF上穿或下穿DEA),没管红绿柱的变化。比如有次看到金叉就冲进去,结果红柱反而比前一天短,说明多头劲儿没续上,当天涨了两个点,第二天直接低开套牢。后来才懂,金叉要配“红柱变长”才靠谱,死叉要配“绿柱变长”才吓人——信号得“对齐”,不然都是假的。
最有用的是“背离”,我现在每天看盘都会重点盯这个。顶背离是股价创新高,但DIF和DEA没跟着创新高——比如股价涨到10块,MACD的高点却只到8块的位置,这时候就算红柱还在,也得小心,因为市场情绪已经跟不上价格了,很可能是“最后的狂欢”。底背离反过来,股价创新低,MACD没创新低,说明卖压快耗尽了,就算绿柱还在,也可以多留个心眼。但背离不是“立即涨/跌”的信号,得等趋势确认——比如底背离后,要等DIF上穿DEA(金叉),才敢小仓位试;顶背离后,等DIF下穿DEA(死叉),再减仓也不迟。
还有个容易忽略的点:MACD要结合趋势看。比如上升趋势里的死叉,大概率是回调,不用急着卖;下跌趋势里的金叉,大概率是反弹,不用急着买。我以前就吃过这个亏——下跌趋势里看到金叉就抄底,结果反弹三天又继续跌,套得更深。后来学乖了,先看大盘和板块的趋势,再看个股MACD,胜率直接提升了三成。
不过我现在看MACD,不会只盯着指标本身。比如上个月有只股票出了底背离,按以前我早买了,但那天我用希财舆情宝查了下它的舆情报告——里面说公司刚发了业绩预警,虽然股价跌到位了,但利空还没消化。结果后来那股票又横盘了两周才涨,要是当时急着买,得浪费多少时间?舆情宝的好处就是能把消息面的影响直接和指标结合起来,不用我自己翻几十条新闻,每天花一块钱,省下来的时间够我多分析两只股票。
其实MACD不难,难的是把指标和消息、趋势结合起来。要是你像我以前那样,总被假信号坑,不妨试试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搜一下就能用,每天有免费额度看舆情评分和报告,帮你把消息面的“模糊信息”变成“清晰结论”。毕竟股票赚的是“认知差”,能快速get关键信息,比盯着指标瞎猜管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