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在后台问我,贷款审批到底会不会影响征信?其实这个问题不算复杂,但确实很多人没仔细琢磨过,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讲清楚,免得以后申请贷款时踩坑。
先直接说答案:会影响,但影响大小要看具体情况。关键在哪儿呢?就在于征信查询记录。你去申请贷款,不管最后批没批,只要机构查了你的征信,报告里就会留下一条贷款审批查询记录。这个记录,就是影响征信的核心。
可能有人会说,查征信不是很正常吗?怎么就影响了?这里得先搞明白,征信报告里的查询记录分好几种。比如你自己查自己的征信,叫本人查询;贷款批下来后,机构定期查你的信用状况,叫贷后管理;还有申请信用卡时的信用卡审批,以及咱们今天说的贷款审批。这里面,贷款审批和信用卡审批这类,业内叫硬查询,对征信的影响主要就来自这儿。
为什么硬查询会有影响?你想啊,机构批贷款时,肯定要看看你最近是不是在到处借钱。如果你的征信报告上,半年内突然多了五六条贷款审批查询,机构会怎么想?大概率会觉得这人是不是特别缺钱?到处申请贷款,会不会还不上?这种情况下,就算你收入稳定,可能也会被拒贷,或者给的额度很低、利率很高。
那偶尔查一次呢?比如你半年内就申请了一次贷款,不管批没批,就一条查询记录,这种基本没影响。征信报告也不是玻璃心,正常的金融行为留下的记录,它还是能区分的。但要是短期内集中查询,比如一个月内申请了三四家银行的贷款,那麻烦就来了。我见过有人因为着急用钱,一周内申请了五六个网贷,结果征信报告上密密麻麻的查询记录,后面想办房贷直接被拒了,真的挺可惜的。
所以啊,想避免这种影响,申请贷款前一定要做两件事。第一,先了解自己的资质。比如你的收入、工作稳定性、有没有社保公积金,大概能申请什么类型的贷款,心里有个数再去申请,别看到广告就点,盲目申请最容易踩坑。第二,别同时申请多家机构。有的人为了广撒网,觉得申请得多批下来的概率大,其实正好相反,机构之间能看到彼此的查询记录,你申请得越多,越容易被当成高风险客户。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如果贷款审批没通过,那个查询记录会消失吗?答案是不会。征信报告里的查询记录,会保留2年左右。不过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只要后续不再频繁申请,2年后这些记录就不会有太大影响了。而且,就算审批通过了,只要你按时还款,不逾期,反而会让征信报告更好看——毕竟按时还款的记录,是信用积累的重要部分。
最后再提醒一句:征信这东西,平时看着不起眼,真到需要贷款买房买车的时候,才知道它多重要。申请贷款前多花点时间了解规则,控制好查询次数,比啥都强。别等征信出了问题,才后悔当初没注意这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