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贷款

等本等息和等额本息的区别在哪里?搞懂这3点不吃亏

尹经理            来源:希财网
尹经理 贷款顾问
咨询TA

最近帮客户办理贷款时,总会遇到有人指着合同问:这‘等本等息’和‘等额本息’到底啥区别?名字就差俩字,咋算出来的月供不一样呢?说实话,这俩词确实容易让人迷糊,但要是分不清,可能真会多花冤枉钱。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讲清楚,毕竟咱们贷款是为了周转,不是为了给银行多送利息。

等本等息和等额本息的区别在哪里?搞懂这3点不吃亏

先说最核心的——还款逻辑不一样。等本等息,顾名思义,就是本金均等、利息均等。具体来说,就是把你借的总本金平均分摊到每个月,再把总利息也平均分摊到每个月,然后每月还款额就是每月本金+每月利息。举个例子,假设你贷款12万元,分12期还,年利率6%(注意,这里说的是名义年利率)。那每月要还的本金就是12万÷12期=1万元/月;总利息是12万×6%=7200元,每月利息就是7200÷12=600元/月。所以每月固定还1万+600=10600元,12期下来总共还12万+7200=127200元。

等额本息就不一样了,它是每月还款额固定,但本金和利息的占比每月变化。还是刚才的例子,贷款12万元,12期,年利率6%(这里是实际年利率)。用等额本息计算,每月还款额是固定的,但第一个月还的利息是按全额本金算的(12万×6%÷12=600元),本金就是月供-利息;第二个月的利息就要按剩余本金算(12万-第一个月还的本金)×6%÷12,这样利息会逐月减少,本金逐月增加,直到最后一期本金全部还完。实际算下来,每月固定还10328元左右,12期总还款约123936元,总利息3936元,比等本等息的7200元少了3264元。

再看总利息和实际利率的坑。很多人觉得等本等息的年利率6%和等额本息的年利率6%是一回事,其实差远了。等本等息的利息是按初始本金全额计算的,但你每个月都在还本金,实际占用的本金在减少,所以真实的年化利率比名义利率高不少。刚才的例子里,等本等息名义年利率6%,但实际年化利率大概在11%左右(具体可以用IRR公式算,这里就不展开了,记住等本等息的实际利率≈名义利率×2就行)。而等额本息的年利率是按剩余本金计算的,名义利率就是实际利率,不会虚高。

最后说适用场景。等本等息常见于信用卡分期、一些短期消费贷,因为它月供固定,银行好计算,对借款人来说前期还款压力看起来小(比如同样12万贷款,等本等息首月还10600,等额本息首月还10328,差不太多)。但如果你贷款期限长,比如3年、5年,等本等息的总利息会比等额本息高很多,就不划算了。等额本息更适合房贷、经营贷这类长期贷款,总利息低,而且每月还款额固定,方便规划收支。

所以啊,以后再贷款,看到等本等息四个字,先别被低月供迷惑,多问一句实际年化利率多少;选等额本息时,也要确认清楚利率是年利率还是月利率,别稀里糊涂签了合同。毕竟钱是自己的,每一分利息都该花在明处。

广告
?x

该页面不兼容电脑版本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