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问我,怎么才知道自己的征信是不是‘黑了’?其实征信报告里从来没有黑名单这个官方说法,这是大家平时的口语化表达。真正需要警惕的,是报告里那些能直接影响你贷款、办卡的不良记录。今天我就结合自己这些年帮用户分析征信的经验,跟大家说清楚怎么一步步判断自己的征信到底有没有踩雷。
第一步,肯定是先拿到自己的征信报告。没有报告说破天都是白搭。现在查征信的渠道挺多,但最权威的还是央行征信中心。官网查的话,直接搜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注册登录后申请个人信用报告,第二天就能看到电子版,记得把个人信用报告(详细版)和个人信用报告(简版)都申请了,详细版信息更全,别漏了。线下的话,很多城市的央行支行或商业银行网点有自助查询机,带身份证刷脸就能打,立等可取。还有些银行的手机APP也能查,比如工行、招行,在征信查询板块里操作,不过不是所有银行都有,得自己多试试。这里提醒一句,查征信别太频繁,一年查2-3次足够了,查多了反而可能让银行觉得你急用钱,对后续贷款有影响。
拿到报告后,重点看第二部分信息概要里的逾期及违约信息概要。这部分是判断征信有没有黑的核心。你会看到呆账信息汇总已结清贷款未结清贷款下面的逾期记录。这里有几个关键数据得盯紧:逾期月份数就是总共逾期了几个月,最长逾期月数是单次逾期最久的时间,当前逾期期数是现在还欠着没还的期数。如果这里显示呆账核销这两个词,基本可以确定征信状况很差了——呆账是指欠款时间太长,银行认为收不回来的账;核销是银行已经把这笔欠款从账面上销掉了,但你的债务还在,而且这两种情况比普通逾期严重得多。另外,如果最长逾期月数超过6个月,或者逾期月份数累计超过10次,不管是贷款还是信用卡,去申请房贷、车贷的时候,银行十有八九会拒贷,这种情况就算大家常说的征信黑了。
看完逾期记录,别忘了翻到公共信息明细这一页。这里面的法院判决信息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税务违法信息行政处罚信息,只要沾上任何一条,征信直接亮红灯。比如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老赖),或者有偷税漏税、行政处罚记录,这些属于严重失信行为,比单纯的逾期影响更大,不仅贷款办不了,连坐飞机、高铁都可能受限制。之前遇到过用户,因为帮朋友担保贷款,朋友没还,自己成了被执行人,征信报告里这条记录跟了5年,期间想买房贷款根本批不下来,后悔都来不及。
最后再看看查询记录里的查询原因。这里要区分硬查询和软查询。贷款审批信用卡审批担保资格审查属于硬查询,短期内查太多(比如半年内超过6次),会让征信变花。虽然花征信不算黑征信,但银行会觉得你资金紧张、还款能力存疑,间接影响贷款通过率。而个人查询贷后管理是软查询,自己查或者银行例行检查,不会有负面影响。所以查征信时看到查询记录别慌,先看看是哪种查询,别把花当成黑,自己吓自己。
这里得说清楚,征信黑和有不良记录是两码事。偶尔一次逾期1-30天,及时还清后,记录会保留,但只要后续保持良好还款,对征信影响不大,不会直接黑。真正的黑是长期、严重的不良行为导致的。另外,不良记录从还清欠款那天起保留5年,5年后会自动消除,哪怕是呆账,还清后也能等5年恢复,所以别觉得一次犯错就永远翻不了身,关键是及时止损。
总之,判断征信有没有黑,就按这三步来:查报告、看逾期和公共负面信息、辨查询记录。与其整天猜自己是不是黑了,不如花10分钟查份报告,清清楚楚。毕竟征信是自己的经济身份证,平时多关注、按时还款、少碰高风险借贷,才能让这张身份证一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