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收到不少读者的私信,说自己突然收到催款短信,内容大概是“您尾号XXXX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可自己根本没贷过这款。更糟的是,没过两天,催款电话也打来了,对方一口咬定是用这个手机号办的贷款,现在必须还钱。这种“天降债务”的事儿,换谁遇到都得懵。今天我就结合实际处理过的案例,跟大家说清楚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以及怎么避免以后再踩坑。
第一步,先别急着慌,先弄清楚“手机号被用”的真实情况。很多人看到催款信息,第一反应是“我的手机号被盗用贷款了”,但这里有个关键:手机号本身不能单独作为贷款的身份凭证。正规的贷款平台,哪怕是小额网贷,也需要身份证、人脸识别、银行卡信息中的至少一样,光有手机号根本贷不了款。所以你收到的催款,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方贷款时把你的手机号填成了“紧急联系人”,现在他逾期了,平台按紧急联系人电话打过来;另一种更严重,是有人冒用了你的身份信息(比如身份证复印件、人脸识别视频),同时留了你的手机号作为联系方式,这种才是真正的“被贷款”。
怎么区分?直接联系催款短信里的贷款平台客服,报上你的手机号,让他们提供贷款申请时的关键信息:比如申请人姓名、身份证号、人脸识别记录、银行卡号后四位。如果对方说申请人姓名不是你,身份证号也跟你没关系,那大概率是被填成紧急联系人了——这种情况你可以明确告诉平台“我不是借款人,也不认识借款人,请停止联系我”,通常平台核实后会标注“紧急联系人无效”,后续就不会再骚扰你。但如果平台提供的申请人信息里,姓名或身份证号是你的,那就是身份信息被冒用了,这时候就得立刻行动。
第二步,收集证据并报警,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之前有个读者小李,就是发现身份信息被冒用后没及时报警,结果拖了一个月,平台把他告上法庭,虽然最后胜诉了,但来回折腾了大半年。所以一旦确认是冒用,马上收集这些证据:催款短信截图、催款电话的通话记录(最好录音)、你和贷款平台客服的沟通记录(记得问清客服工号)、你的身份证正反面照片(证明身份)、近期的通话详单(证明你没主动联系过这个贷款平台,除非是核实情况)。
拿着这些证据去就近的派出所报案,跟民警说明情况:“有人冒用我的身份信息和手机号办理贷款,目前贷款逾期,我并未实际借款,也未收到任何款项”,让警察出具《立案回执单》。这个回执单一定要拿好,它是证明你“被冒用”的法律凭证,后面不管是跟平台交涉还是处理征信问题,都得靠它。
第三步,拿着回执单跟贷款平台硬刚,别被他们唬住。有了立案回执,就直接联系贷款平台的投诉部门或风控部门(普通客服可能权限不够,让他们转接),把回执单、你的身份证照片、沟通记录都发过去,明确提三个要求:第一,核实贷款申请人的真实身份,特别是放款银行卡的流水——正规平台的贷款必须放款到申请人本人名下的银行卡,如果放款账户不是你的,那百分百是冒用;第二,立即停止对我的催收,包括短信、电话、上门走访等;第三,如果这笔贷款已经被上报到征信系统,要求他们马上删除不良记录。
这里要注意,有些平台可能会说“手机号是你的,就得你还”,别信!你直接告诉他们:“我已经报案,根据《民法典》第1034条,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冒用他人信息办理的贷款合同无效。你们如果继续错误催收或上报征信,我会向银保监会投诉(电话12378)并保留起诉权利。”银保监会是监管贷款平台的部门,他们一介入,平台不敢不处理。一般情况下,平台在收到警方回执和你的证据后,会在15-30天内核查,确认是冒用的话,就会撤销贷款记录,停止催收。
万一征信已经受影响了怎么办?比如征信报告上出现了逾期记录,也别慌。你可以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下载《个人征信异议申请表》,填写清楚异议原因(“他人冒用身份信息办理贷款,非本人真实意愿,已报案”),附上立案回执、身份证复印件、和平台的沟通记录,邮寄到当地的征信分中心。征信中心受理后会在20个工作日内核查,确认是冒用的话,会要求贷款平台删除不良记录,你的征信就能恢复正常。
最后再啰嗦几句预防措施,毕竟“防”比“治”更重要。第一,手机号别随便借人,更别帮人收陌生验证码——很多贷款注册、验证都需要手机号收验证码,一旦你把验证码给了别人,就可能被用来注册甚至申请贷款。第二,身份证、银行卡、人脸识别视频绝对不能泄露,复印件用完要销毁,别随手扔。第三,每年查1-2次征信,直接在征信中心官网查,看看有没有陌生的贷款、信用卡记录,早发现早处理。第四,手机装个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陌生的催款电话或短信先核实,别轻易相信。
总之,遇到别人用自己手机号贷款不还,别慌也别拖,按“核实情况→报警取证→平台交涉→征信修复”这四步走,就能把损失降到最低。记住,只要你没签字、没人脸识别、没收到放款,这笔钱就跟你没关系。如果身边有朋友遇到类似情况,也可以把这些方法告诉他,别让无辜的人替别人背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