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有人问,手里有点闲钱,银行客户经理推荐的结构性存款,到底算理财还是存款?说实话,这问题确实容易搞混,毕竟名字里带存款俩字,但听着又像理财。今天我就掰开揉碎了说,帮大家弄明白。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先看监管怎么定的。根据银保监会的规定,结构性存款是存款,纳入商业银行存款统计,受存款保险条例部分保障。但这里有个关键,不是所有本金都保,得看具体产品设计。普通存款就简单了,50万以内本金100%受存款保险保障,收益是固定的利息,到期就按约定利率给,没什么花样。
再看本金安全性。普通存款不管利率高低,只要是正规银行的,50万以内本金绝对安全,这是板上钉钉的。结构性存款呢,市面上大部分是本金保障型,就是说到期能拿回本金,但也有少数非保本的,可能会亏本金——不过现在这类产品很少见了,监管对这块卡得严。但理财就不一样,不管是银行理财还是其他理财,都不保本,收益浮动,运气不好还可能亏本金,这点和结构性存款的本金保障属性差别挺大。
收益这块最容易让人误会。普通存款利息是银行提前说好的,比如一年期利率2.0%,存10万到期就拿2000利息,清清楚楚。结构性存款的收益不固定,它里面嵌了衍生品,比如挂钩汇率、股票指数、黄金价格这些。举个例子,某结构性存款挂钩沪深300指数,合同里写如果到期指数涨了3%以上,收益4.5%;涨了但没到3%,收益2%;跌了,收益0.3%。这种收益跟着市场走的模式,和理财太像了——理财的收益也是看挂钩标的表现,所以很多人会觉得它像理财。
流动性也得提一嘴。普通存款想用钱了,随时可以提前支取,顶多损失点利息,按活期算。结构性存款一般有固定期限,3个月、6个月、1年的都有,提前支取可能要扣手续费,有的甚至不让提前取,这点和封闭式理财差不多,灵活性不如普通存款。
所以说到底,结构性存款是存款的壳,理财的芯。监管上它算存款,本金通常有保障,但收益计算方式和流动性特征又接近低风险理财。如果你手里的钱短期不用,想比普通存款多赚点收益,又能接受收益不固定,那结构性存款可以考虑;要是就想要稳稳的利息,随时用钱能取,那还是选普通定期存款更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