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新手朋友的留言,问通达信的选股指标到底怎么用。说实话,我刚接触通达信时也踩过不少坑——盯着MACD、KDJ这些指标看半天,金叉死叉背得滚瓜烂熟,选出来的股票要么不涨,要么一买就跌。后来摸索了大半年,结合实战经验和工具辅助,才算摸到点门道。今天就用第一人称,把散户用通达信选股指标的实操步骤和避坑要点聊透,尤其是最后验证环节,很多人都忽略了。
第一步:先搞清楚你想选什么样的股票
通达信里的选股指标少说有几十种,均线、MACD、RSI、布林带……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指标堆砌——打开软件就把所有指标都调出来,金叉的股票挑了一堆,结果买进去还是不涨。我早年就这样,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红绿色柱,感觉每只股票都像机会,最后仓位分散得一塌糊涂。
后来才明白:选股指标只是工具,得先明确自己的交易逻辑。比如你想做短线,就重点看5日、10日均线,配合MACD的短线金叉;想做趋势,就用20日、60日均线的多头排列,搭配KDJ的超买超卖信号。逻辑不清晰,指标再多也白搭。
第二步:别迷信默认参数,学会按需调整
通达信每个指标都有默认参数,比如均线默认是5日、10日、20日,MACD默认是12、26、9。但这些参数不是万能钥匙——比如短线炒题材股,5日均线可能反应太慢,改成3日均线更灵敏;而大盘股趋势稳定,用10日、30日均线效果更好。
我刚开始傻乎乎用默认参数,选出来的股票经常慢半拍。比如有次用MACD金叉选股,默认参数下金叉出现时,股价已经涨了10%,追进去就被套。后来把快线参数从12调到9,金叉信号提前了2天,才算踩准节奏。不过参数调整是个技术活,新手可以先从模仿高手的参数开始,比如短线用5日+10日均线,中长线用20日+60日,慢慢试错总结。
第三步:单一指标不靠谱,组合筛选提高胜率
我早年吃过单一指标的亏——2022年用KDJ低位金叉选了只股票,看着指标超卖反弹信号明显,结果买进去就跌。后来才发现,那只股票成交量一直萎缩,说明没资金关注,单一KDJ根本不管用。
后来学乖了:用2-3个指标组合筛选。比如均线多头排列(趋势)+MACD金叉(动能)+成交量放大(资金),三个条件同时满足,胜率会高很多。通达信的条件选股功能可以直接设置组合条件,比如MA5>MA10 AND MA10>MA20 AND MACD.MACD>0 AND V>REF(V,1)*1.5,一键就能筛出符合条件的股票。不过组合指标的逻辑要通顺,别把毫不相关的指标堆在一起,比如用MACD和RSI组合就比MACD和布林带更搭。
第四步:最关键的一步——用场外信息验证股票
这是90%散户都会忽略的环节!通达信的指标本质是技术面总结,但股价涨跌不止看技术——公司突发利空、业绩暴雷、行业政策变化,这些场外信息能让再好的技术指标失效。
去年我用通达信选了只股票,均线多头排列+MACD金叉,看着完美。结果第二天公司出了股东大额减持公告,股价直接跌停。当时要是提前看到这个消息,根本不会买。但手动查消息太麻烦了:要翻财经新闻、刷股吧、看研报,等你看完,股价都跌完了。
也是踩了这次坑,我才开始用工具辅助——希财舆情宝的AI舆情功能,算是帮我解决了信息差的问题。现在用通达信选出股票后,我会直接在舆情宝里搜这只股票,先看它的舆情评分:0-100分,81-100分是强烈正面,61-80分是正面,低于40分就要警惕。比如上周选了只技术面达标的股票,舆情评分只有35分(负面),点进去看报告,发现里面有监管处罚风险预警,果断放弃,后来果然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股价暴跌20%。
除了评分,舆情宝的舆情报告还能直接告诉你股票的资金面和消息面:主力资金是流入还是流出?龙虎榜有没有机构席位?最近有没有利好政策?这些都是通达信看不到的。比如有次选了只技术面一般的股票,但舆情报告显示主力资金连续3天净流入行业政策利好,评分85分(强烈正面),抱着试试的心态买了,结果3天涨了15%。
最后说句大实话:散户选股,工具+逻辑才是王道
通达信的选股指标是武器,但得配上信息分析的弹药才行。对咱们散户来说,没时间盯盘、没精力查消息,用舆情宝这样的工具补短板,不算走捷径,而是提高效率。
现在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能免费体验:每天刷新舆情评分舆情报告的查看额度,不用花钱就能先试试好不好用。比如你用通达信选出10只股票,花5分钟在舆情宝里查一遍评分,排除掉负面的、有风险的,剩下的3只再深入研究,胜率自然高。觉得有用再考虑开通会员,比起踩雷一只股票亏几千块,这点投入真不算什么。
想试试的朋友,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还有免费的市场情绪分析和选股技巧,比自己瞎琢磨靠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