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不少朋友问我,看盘时总提到的90筹码集中度到底是啥意思?是不是数值越小就越好?今天就结合我这几年盯盘和复盘的经验,跟大家掰扯清楚这个问题,尤其是散户朋友,看懂了能少走不少弯路。
先说说90筹码集中度到底是个啥。简单讲,它指的是一只股票中,持有90%流通股的股东,他们的持仓成本集中在多大的价格区间里。数值越小,说明这90%的筹码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可能是主力或者机构在控盘;数值越大,说明筹码越分散,散户持股可能比较多。比如数值10,就比数值20的筹码更集中。
那是不是数值越小就一定越好?我敢说90%的散户都会踩这个坑——觉得筹码越集中,主力控盘度越高,股价就该涨了。但去年我自己就栽过跟头。当时跟踪一只票,90筹码集中度从18降到8,连续两周缩量横盘,我以为主力吸筹完毕要拉升,结果第三周突然放量大跌,后来看龙虎榜才发现,前十大流通股东里有三家机构在高位减仓了。这时候才反应过来:筹码集中,但如果是主力在高位派发,反而可能是陷阱。
所以关键不在小,而在怎么看。我这几年总结出三个要点,散户朋友可以记一下:
第一看位置。如果股价在低位(比如从高点跌了50%以上),筹码集中度从25慢慢降到10,股东人数还在减少,这时候大概率是主力在吸筹,值得跟踪;但如果股价已经涨了3倍,筹码突然从15降到8,就得警惕——主力可能用集中的筹码做盘,准备出货了。
第二看主力动向。光看筹码集中没用,得知道是谁在集中。去年我看一只新能源票,筹码集中度12,看着挺好,但翻龙虎榜发现连续三天净流出,再看股东数据,前十大流通股里有两家私募在减持。后来用希财舆情宝查主力资金流向,才发现这只票的大单净流出已经持续两周了,当时要是早点看到这个数据,就不会差点追进去。
第三看市场情绪。有时候筹码集中,但市场对这只票的预期变了,也涨不起来。比如今年初有只消费票,筹码集中度10,股价在低位,但当时整个消费板块舆情评分都在下降(我在舆情宝上看到行业舆情评分从65掉到45),结果股价横盘了两个月才启动。这说明筹码集中得配合市场情绪,不然主力也不敢轻易拉。
说到这儿,估计有朋友会问:这些数据哪看啊?股东人数、龙虎榜、主力资金,一个个查太费时间了。其实我现在看筹码,基本靠希财舆情宝帮我整合信息。它不用我自己翻F10、刷龙虎榜,直接把股东人数变化主力资金流向龙虎榜数据这些和筹码相关的信息汇总在个股页面里。比如我想知道手里的票筹码集中度能不能留,点开舆情宝,先看舆情评分——如果评分在60分以上(正面),说明市场情绪配合;再看主力资金流向,要是连续三天净流入,筹码集中才靠谱。
最实用的是它的风险预警提示,之前有只票我看着筹码集中想加仓,结果舆情宝弹出机构评级异动提示——三家券商刚把评级从买入下调到中性,后来果然跌了15%。这种散户自己很难及时发现的风险,工具能帮着盯着,省了不少事。
可能有朋友觉得工具是不是很贵?其实不用有顾虑,希财舆情宝有免费体验:每天会刷新舆情报告、主力资金流向这些核心数据的查看额度,你手里的票值不值得留,搜一下就能免费看关键信息。比如你想查某只票的筹码集中度到底能不能跟进,直接在小程序里输入代码,看看舆情评分是正面还是负面,主力资金是流入还是流出,不用花钱就能先试试水。
最后再提醒一句:筹码分析从来不是单看一个指标。90筹码集中度小,得结合股价位置、主力动向、市场情绪一起判断。散户朋友要是觉得自己盯不过来,可以试试用工具辅助——毕竟咱们普通投资者没机构那么多时间精力,能借力的地方就得借力。
想系统学筹码分析的朋友,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会发实操案例;或者直接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免费体验看看你手里的票筹码集中度到底怎么样,值不值得留。投资嘛,关键是用对方法,少走弯路比啥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