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私信,问手里的票早上冲到涨停板差一分钱,晃了半天就是不封板,后面还回落了,这种情况到底该拿还是该卖?说实话,这问题我自己刚入市那几年也天天纠结,盯着盘口看着那一分钱的缺口,手心都冒汗。后来摸爬滚打久了,加上现在有工具辅助,才慢慢摸到点门道,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这事儿。
先说说为啥会出现差一分不涨停。我见过最典型的情况有三种。一种是主力在试盘,尤其在股价刚脱离底部区域的时候,拉到涨停附近突然停手,其实是想看看抛压有多大——如果这时候卖单稀稀拉拉,说明筹码锁定得好,后面说不定还有戏;要是抛单跟洪水似的涌出来,那主力可能就先撤了,免得自己成了接盘侠。另一种更常见,就是高位出货,股价已经涨了一波,到了前期套牢盘密集区,主力借着差一分涨停的诱惑,让散户以为马上要封板了,赶紧追,然后偷偷把筹码倒给你,这种时候往往成交量会突然放大,换手率噌噌往上跳。还有一种比较无奈,就是主力自己钱不够了,本来想硬封板,结果跟风资金没跟上,拉到最后差口气,只能眼睁睁看着股价掉下来,这种情况在小盘股里尤其多。
不过光看股价走势判断这些,跟猜谜没啥区别。我2019年就踩过坑,当时一只消费股,早上冲到涨停差两分,我一看换手率才3%,觉得抛压不大,满仓杀进去,结果下午直接跳水5个点,后来才知道那天龙虎榜显示机构净卖出一个多亿,人家早就借着差两分涨停出货了。那时候要是有现在的工具,可能就不会这么被动。
现在遇到这种差一分的情况,我不会只盯着分时图发呆,会先打开希财舆情宝看看这只股票的实时舆情。比如上个月有只半导体票,也是冲到涨停差一分,我点开舆情宝的主力资金流向,发现早盘拉涨的时候,超大单净流出反而增加了,再看龙虎榜数据,前五大卖出席位全是机构专用席位,这时候心里就有数了——大概率是机构在借机减持。果然,当天下午股价就回落了3个点,我及时止盈,虽然没卖到最高点,但至少没被套。
还有一次更悬,去年11月有只新能源票,连续三天冲到涨停附近就回落,我本来都想割肉了,结果在舆情宝上看到它的舆情评分一直在70分以上(正面评级),再看利好消息汇总,发现公司刚签了个大额订单,只是市场还没完全反应过来。后来第四天直接高开秒封板,连着吃了两个涨停。现在想想,要不是当时看了舆情宝的舆情趋势曲线,可能真就倒在黎明前了。
其实散户面对这种走势最头疼的,就是信息太零散——想看资金流向得翻龙虎榜,想知道公司有没有突发消息得刷新闻,想了解市场情绪得逛股吧,等把这些信息凑齐,股价可能都跌了几个点。希财舆情宝最让我觉得实用的,就是它能把这些分散的信息拧成一股绳。比如舆情报告里,会直接告诉你这只股票的股价异动原因、主力资金是流入还是流出、最近有没有机构评级调整,甚至连股吧里大家在吵什么,它都能提炼出看多和看空的核心观点。
就像前几天有只医药股差一分涨停,我点开舆情宝的风险预警提示,发现它前一天刚被监管问询,虽然公司发了澄清公告,但舆情评分已经从65分掉到了48分(弱中性),这种时候就算封板,我也会多留个心眼。以前没工具的时候,这些信息我得翻好几个APP才能凑齐,现在打开小程序,一分钟就能把关键信息过一遍。
可能有人会说工具得花钱吧?其实不用急着担心,希财舆情宝每天都给免费额度,像舆情报告主力资金流向这些核心功能,每天都能免费看几次,先体验了觉得有用再说。我自己刚开始也是免费额度用完了,觉得确实帮我避开了几次坑,才开通的会员,算下来每天也就一杯奶茶钱,比起之前瞎操作亏的钱,这点投入真不算什么。
对了,判断差一分涨停该不该留,还有个小技巧:结合换手率看。如果是低位、换手率低于5%,可能是洗盘;要是高位、换手率突然超过15%,就得小心出货。不过这只是基础判断,具体还得看公司本身的舆情和资金情况,毕竟市场永远在变,没有绝对的公式。
最后想说,炒股这事儿,不怕遇到问题,就怕信息不对称。与其盯着那一分钱的缺口焦虑,不如花点时间把该看的信息看全。大家要是也想试试用舆情分析辅助判断,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直接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免费的舆情报告额度不用白不用,说不定下次遇到差一分涨停,就能帮你做个更踏实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