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私信,问我打新股一个人能不能开多个账号?用爸妈的账户一起打,中签率是不是能翻倍?今天就结合我这几年帮散户朋友梳理打新策略的经历,把这个问题聊透,顺便说说普通投资者怎么在合规的前提下提高中签概率,以及我自己常用的一个避坑工具。
先直接给结论:一个人绝对不能用多个证券账户打新股。我专门翻了中国结算2020年出的新规,原文写得很清楚:投资者参与网上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购,只能使用一个证券账户。举个例子,你在A券商开了账户,又在B券商开了第二个,两只手同时用这两个账户申购同一只新股,系统只会认你第一次提交的委托,后面那个直接判无效。我之前有个客户不信邪,用三个账户同时申购,结果中签结果出来,三个账户都显示未中签,后来问券商才知道,重复申购的都被作废了,白忙活一场。
那家里人的账户能不能用?比如配偶、父母的?理论上可以,但有两个雷区一定要避开。第一,账户必须是本人操作。要是你用你爸的账户,但实际是你在交易,这就属于出借账户,违反《证券法》,查到可能会被限制交易。第二,资金来源要清晰。不能把自己的钱转到家人账户去打新,最好是用家人自己的闲置资金,不然监管可能认定为规避规则。我见过有人用老婆账户打新赚了钱,结果被查到资金流水是自己转过去的,最后收益被没收,得不偿失。
说回打新本身,很多人纠结多个账号,本质上是觉得中签率太低。但说实话,中签率的核心是市值,不是账号数量。沪市每1万元市值对应1个申购单位(1000股),深市每5000元对应1个(500股),你账户里有50万市值,就能比5万市值的人多10倍申购额度,这才是提高中签率的关键。与其琢磨怎么开多个账号,不如把精力放在市值配置上——比如同时持有沪市和深市的股票,别只押一边,这样沪深两市的新股都能申购,机会更多。
不过就算中签了,也不是闭眼缴款就行。我去年帮一个朋友看账户,他中签了一只创业板新股,发行价30多块,乐呵呵缴款了,结果上市第一天就破发,当天亏了快2000块。后来我帮他分析公司财报,才发现这公司看似营收增长快,但扣非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资产负债率高达75%,早就有风险信号了。要是当时能提前看看这些数据,可能就不会缴款了。
这也是我后来开始用希财舆情宝的原因。它最实用的一点,就是能帮普通投资者快速判断新股的风险。比如它的AI财报功能,会把公司的财务数据拆成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这些维度,每个维度都打分,最后给个综合财务评分。像上面说的那只新股,财务评分只有42分,属于弱中性,明显不值得冒险。还有舆情评分,会汇总市场消息、机构研报这些信息,给出0-100分,分数越高说明市场预期越好。我现在中签后,第一件事就是在舆情宝上查这两个分数,低于50分的基本就放弃缴款了,这半年来至少帮我避开了3只破发股。
可能有人觉得这种工具会很贵,其实完全不用担心。希财舆情宝每天都有免费体验额度,像舆情评分、财务评分这些核心数据,不用花钱就能看。你要是想试试,直接在微信小程序搜希财舆情宝就行,30秒就能注册好。就算后续想解锁更多功能,会员价格也很亲民,性价比超高。比起打新踩坑亏的钱,这点投入真不算什么。
对了,想每天收到新股舆情报告的话,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会推送最新的打新分析和市场动态,不用自己天天盯盘。
最后总结一下:打新股别想着用多个账号钻空子,合规第一;真想提高中签率,先把市值配足;中签后一定要分析公司基本面,别盲目缴款。要是觉得自己分析财务数据太麻烦,试试希财舆情宝的免费体验,用工具帮自己把好关,比什么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