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市那几年,我总被盘口上的大单搞得晕头转向。记得有一次,手里的票突然在跌停板上挂出几十万手买单,当时心里一阵窃喜:主力来救场了!结果当天跌停没打开,第二天直接低开5个点,一套就是两个月。后来才明白,那所谓的托盘,根本不是什么援军,反而是主力设下的陷阱。
其实主力托盘这事儿,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说白了,就是主力在某个价位挂出大量买单,让股价看起来跌不下去。但你要是以为这都是好事,那就太天真了。我见过太多散户朋友,一看到托盘就冲进去,最后要么站岗要么被割,说到底还是没搞懂背后的门道。
先说说最常见的两种情况吧。如果一只股票在低位横盘了很久,突然出现持续的托盘,而且挂单量比平时大不少,但实际成交却没跟上,分时图上股价就在那个价位附近磨磨蹭蹭,偶尔还往下砸一下再拉回来——这种时候,主力大概率是在吸筹。他们不想让股价跌得太低,所以在下面挂单托着,同时偷偷接散户的割肉盘。这种托盘,你要是耐心拿一拿,说不定能吃到后面的拉升。
但要是在高位出现托盘,就得小心了。我之前遇到过一只票,连续涨了三倍后,某天早盘开盘就巨量高开,然后在涨停板下方挂了上百万手买单,股价却死活上不去,反而慢慢往下掉。当时我盯着盘口,发现那些大买单经常撤了又挂,挂了又撤,实际成交的多是小单在买。后来才反应过来,这是主力在诱多出货——用大买单制造抢筹假象,让散户以为要涨停,赶紧追进去,主力则趁机把手里的筹码倒给他们。那天下午,那只票直接跳水跌停,追进去的散户套得死死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股价下跌过程中突然出现托盘。比如某只票跌了5个点,突然在当前价位挂出大买单,股价暂时稳住了。这种时候别忙着抄底,得看看托盘的诚意。如果挂单后,每次有抛盘出来,那些大买单都能迅速吃掉,而且股价慢慢往上走,那可能是真的有资金在护盘;但要是挂单一动不动,抛盘一来就撤单,或者只吃掉一点点就没动静了,股价继续往下掉,那基本就是假托真逃,主力自己都在偷偷跑。
说实话,以前我光靠看盘口判断这些,经常出错。毕竟散户能看到的信息太有限了,挂单真假、主力到底是买是卖,根本摸不透。后来用了希财舆情宝,这个问题才解决了一大半。它里面有个主力资金流向功能,能实时汇总龙虎榜数据和大单成交情况,我不用自己盯盘,打开软件就能看到当天主力是净流入还是净流出,是机构在买还是游资在卖。就像上次那只高位托盘的票,当时舆情宝的龙虎榜数据显示,前五大卖出席位全是机构,净卖出超2亿,而买入的都是散户席位——这一看,就知道托盘是假的,赶紧提醒自己千万别碰。
除了资金流向,它的舆情评分也挺有用。每只股票都有个0-100分的评分,结合了消息面、技术面这些维度。比如低位托盘的票,如果舆情评分突然从负面涨到正面,而且评分曲线一直往上走,说明市场情绪在转好,主力吸筹的可能性就很大;反之,高位托盘但评分持续下降,那就要警惕了。
当然,判断主力托盘不能只看盘口,还得结合整个市场环境和个股的基本面。比如大盘暴跌的时候,很多票都会有托盘,但这时候的托盘更多是被动护盘,不一定是机会。这时候我会用舆情宝的大盘情绪分,看看当天市场情绪怎么样,如果分数很低,说明行情不好,就算有托盘也得谨慎。
现在我养成了习惯,每天开盘前先打开希财舆情宝,看看自选股的主力资金动向和舆情评分,再决定当天的操作策略。说实话,散户炒股最缺的就是专业工具和及时信息,而舆情宝刚好能补上这块短板。关键是它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解析和舆情报告查看额度,不用花一分钱就能体验核心功能,就算后面想开会员,投入产出比也挺高——毕竟踩一次坑损失的钱,可能比几年的会员费还多。
如果你也经常被盘口现象搞得纠结,不妨去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免费看看主力资金流向和舆情评分,慢慢就能摸透主力托盘的门道了。记住,炒股不是猜谜,看懂背后的资金意图,才能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