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股票显示的盈亏是实际收益吗?看懂这几点再操作

首席王老师            来源:希财网
首席王老师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后台收到不少粉丝留言,问的都是同一个问题:股票账户里显示的盈亏,是不是就是我真正能拿到手的收益?说实话,这个问题我刚入市的时候也踩过坑——盯着账户里飘红的数字开心半天,结果卖出后一算,扣除各种费用,实际到手的比显示的少了一大截。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的经验,跟大家好好掰扯掰扯这个事儿,看完你就知道怎么才算自己真正赚了多少钱。

股票显示的盈亏是实际收益吗?看懂这几点再操作

一、先搞清楚:账户显示的盈亏到底是什么?

咱们打开股票软件,持仓页面会显示持仓盈亏或浮盈浮亏,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其实很简单,就是用当前股价×持股数量减去买入总成本得到的差额。比如你10元买了1000股,总成本1万元,现在股价12元,显示浮盈就是2000元(12×1000-10000)。

但这里有个关键问题:这个数字没扣任何费用。也就是说,它只是理论上的盈亏,不是你卖出后能实际到账的钱。我见过最可惜的散户,看到浮盈5%就急着卖,结果扣除佣金、印花税后,实际收益只有3%,白忙活一场。

二、这3笔隐形成本,直接吃掉你的利润

显示盈亏和实际收益的差距,主要就差在交易成本和特殊情况上。我总结了散户最容易忽略的3个点,每一个都可能让你白赚:

# 1. 交易费用:佣金、印花税、过户费一个都不能少

这是最直接的损耗。目前A股的交易费用主要有三类:

- 佣金:券商收的手续费,现在普遍是万1到万3(不同券商不一样,有些还有最低5元限制);

- 印花税:卖出时收,税率0.1%(这是国家收的,没得商量);

- 过户费:买卖沪市股票才收,每1000股收0.1元(深市没有)。

举个我身边的例子:去年有个朋友买了只股票,10元买1万股,总成本10万元。后来股价涨到11元,显示浮盈1万元,他高高兴兴卖了。结果晚上看交割单,傻眼了——佣金万3(买卖都收),印花税0.1%,过户费0.001%,三项加起来扣了161元。实际到账的收益是10000-161=9839元,比显示的少了161元。

如果你交易频繁,或者持仓金额大,这笔费用会更吓人。我见过一个短线客,一个月交易10次,每次佣金+印花税就要扣掉千分之1.5,一年下来光手续费就吃掉了20%的利润。

# 2. 分红、送股:数字变了,但钱不一定多

有些股票会分红或送股,这也会让显示盈亏失真。比如你持有1000股,股价20元,公司每10股送10股,送股后你变成2000股,股价会除权到10元。这时候账户显示的持仓市值没变(2000×10=20000元),但实际你的股数多了,未来股价涨起来,收益基数也变大了——但这部分收益是潜在的,不是马上能拿到手的。

分红更要注意:如果是现金分红,会直接打到账户,但股价会除息(比如股价10元,每股分红0.5元,除息后股价变成9.5元)。这时候显示的浮盈可能会减少,但你实际多了现金——不过现金分红还要扣税(持股不满1个月20%,1个月到1年10%,1年以上免税),扣完税才是真正到账的钱。

# 3. 盘中波动 vs 实际成交:纸上富贵可能转瞬即逝

有时候盘中股价冲高,显示浮盈很高,但你没及时卖,等尾盘回落,浮盈就少了一大半。更关键的是,就算你挂单卖出,也不一定能按当前显示价成交——如果股价波动快,可能实际成交价会比显示价低(卖单多的时候),这时候实际收益又会缩水。

我以前有个习惯,喜欢盯着盘口看实时浮盈,有次看到一只票浮盈2万,赶紧挂单,结果成交时股价跌了0.5%,实际只赚了1.8万。后来才明白:没卖出的浮盈,都是数字游戏,只有钱到银行卡里,才算真正的收益。

二、算实际收益,记住这3步就够了

既然显示盈亏不等于实际收益,那怎么才能算清楚自己到底赚了多少钱?教你一个我自己一直在用的笨办法,简单直接,不会出错:

# 第一步:记下买入总成本(含买入手续费)

买入时,不仅要算股价×股数,还要加上买入时的佣金和过户费(沪市)。比如10元买1000股,佣金万3(最低5元),沪市股票,那总成本就是:10×1000 + 5(佣金)+ 0.1(过户费)= 10005.1元。

# 第二步:卖出时,算出实际到账金额(扣掉卖出费用)

卖出时,要扣的费用包括佣金、印花税、过户费(沪市)。比如你12元卖出,那卖出金额是12×1000=12000元,印花税12000×0.1%=12元,佣金还是5元(万3不足5元按5元算),过户费0.1元,实际到账金额就是12000 - 12 - 5 - 0.1=11982.9元。

# 第三步:实际收益=卖出到账金额 - 买入总成本

用上面的例子算:11982.9 - 10005.1=1977.8元。这才是你真正赚到手的钱,比一开始显示的(12-10)×1000=2000元少了22.2元。

是不是比想象中复杂?尤其是如果你持股期间有分红、送股,或者分多次买入卖出,算起来更麻烦。我现在很少自己手动算,都是用工具辅助——毕竟散户精力有限,与其花时间算这些,不如多研究怎么选对股票、把握买卖时机。

三、散户想少踩坑,关键是落袋为安前先看这2点

说实话,算清楚实际收益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什么时候卖出,才能让实际收益最大化? 这才是散户最头疼的问题——拿早了怕踏空,拿晚了怕回撤,眼睁睁看着浮盈变浮亏。

我自己的经验是,决定卖不卖之前,至少要看两点:

- 这只股票的短期趋势还能不能涨? 如果趋势走坏,就算浮盈再高,也可能转眼亏回去;

- 有没有突发利空消息? 比如公司业绩暴雷、监管处罚,这些都会让股价暴跌,必须及时止损。

但问题来了:散户哪有那么多时间盯盘、看新闻、分析研报?我认识的一个老股民,每天花4小时看股吧、刷新闻,结果还是因为错过了一个行业利空,本来赚2万的票,最后亏5千割肉。

后来我给他推荐了一个工具,就是我们团队开发的希财舆情宝。不是吹牛,它最实用的一个功能,就是能帮散户实时盯着股票的舆情动态——不管是公司公告、行业政策,还是主力资金流向、研报评级,它都能通过AI大模型整合起来,生成一个0-100分的舆情评分。

比如一只股票的舆情评分突然从80分掉到40分,标签从正面变成负面,不用问,肯定是有坏消息出来了,这时候就得警惕要不要止盈;如果评分一直在60分以上,趋势曲线往上走,说明市场情绪还在,可以再拿一拿。我现在每天早上都会打开看一眼持仓股的舆情评分,比自己瞎猜靠谱多了。

更关键的是,它能免费体验——每天都会刷新舆情报告和舆情评分的查看额度,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先用起来。对散户来说,与其花时间在各种消息里大海捞针,不如用工具把复杂的信息简化成一个评分,省心又高效。

四、最后说句大实话

股票投资,赚多少从来不是看账户数字有多好看,而是看你最终能落袋多少。显示的盈亏就像超市标价,实际收益才是你买单时掏的钱——得把各种附加费都算进去。

如果你觉得手动算成本太麻烦,或者总错过关键消息导致收益缩水,真的可以试试希财舆情宝。现在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就能免费体验舆情评分和舆情报告,每天看看评分趋势,心里至少有个底。毕竟对散户来说,少踩一个坑,多赚一分钱,都是实实在在的收益。

记住:股市里,落袋为安才是真本事。别让那些纸上富贵迷惑了眼睛,算清楚、看明白,才能在这个市场里走得更远。觉得有用的话,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希财网公众号,每天都会更新一些实用的炒股技巧,还有免费的舆情分析额度可以领。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