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有不少朋友问我,新字开头的股票能不能碰?比如带新字的新能源、新材料公司,看着概念挺火,但不知道该怎么选。说实话,这类股票我这几年接触得不少,踩过坑也赚过钱,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我的经验,尤其是怎么避开那些披着新外衣的雷股。
先说说为啥大家爱关注新字开头的股票。这类公司大多跟政策风口沾边,比如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新材料技术,一听就觉得有想象力。但我发现散户朋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只看名字和概念,不深究背后的实际情况。去年有个朋友,看到一只新XX材料的股票蹭上了国产替代热点,股价三天涨了20%,他直接追进去,结果半个月后公司发公告说核心技术还在实验室阶段,业绩预告又是亏损,股价直接腰斩。他后来跟我说,当时要是能早点知道公司的真实研发进度和市场情绪,就不至于亏这么惨。
其实这类股票的风险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政策依赖度高,比如前两年新能源补贴退坡,不少依赖补贴的新字公司业绩立马变脸;第二是技术迭代快,今天还是热门的新材料,可能明年就被更先进的技术淘汰;第三是业绩兑现难,很多公司概念炒得火热,但财报里营收、净利润全是负数,全靠讲故事支撑股价。这三个点,单靠散户自己去查资料,真的太难了——政策文件看不懂,技术专利查不全,财报数据又多又杂,等你研究明白,股价可能早就跌到位了。
我自己现在分析这类股票,都会先过一遍消息面关。比如上个月有只做新型电池的新字股,市场传它拿到了某车企的大订单,股价早盘直线拉涨。我当时第一反应不是跟风,而是打开手机里的工具,先看看这消息到底靠不靠谱。上面直接抓取了公司的公告原文、行业媒体的报道,还有股吧里的讨论,AI自动给消息标了待证实,还汇总了最近三个月公司的订单情况——其实前两次传闻的订单最后都没签成。果然,下午公司就发了澄清公告,说还在洽谈中,股价立马冲高回落。你看,要是能第一时间知道这些信息,是不是就能避免追高被套?
这里说的工具,就是我用了快一年的希财舆情宝。它最让我觉得实用的,就是能把全网的消息汇总起来,还帮你分析是利好还是利空。像刚才说的订单传闻,它会从消息面、业绩面、研报面三个维度拆解:消息面看来源是否权威,业绩面看公司过往订单履约能力,研报面看机构有没有提前预警风险。最后还会给个0-100分的舆情评分,那只电池股当时评分只有35分,标签是负面,趋势曲线一路向下,这信号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除了消息面,分析新字开头的股票,还得看业绩兑现能力。很多朋友觉得,只要公司在搞新技术,就一定有前景,但忽略了研发投入和营收的匹配度。比如去年我关注过一家做新型显示材料的公司,概念炒得火热,股价翻了三倍,但看它的财报,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不到5%,毛利率比同行低了15个百分点。当时舆情宝的AI财报功能,直接把财务数据拆成了成长能力、盈利能力等六个维度,成长能力评分只有28分,下面标注研发投入不足,营收增速低于行业平均。后来这只股票年报披露后,净利润同比降了40%,股价直接跌回原点。
其实散户分析这类股票,最缺的就是高效筛选工具。你想啊,全市场带新字的股票有上百只,挨个看研报、查财报,一天都看不完。我现在会用舆情宝的策略选股功能,直接设置条件:比如趋势评级上涨+舆情评分60分以上+一年财务评分良好,就能筛出那些消息面、业绩面都不错的新字股。上个月用这个策略筛出来的两只股票,到现在一只涨了18%,一只涨了25%,比自己瞎琢磨靠谱多了。
可能有朋友会说,这种工具是不是很贵?其实真不贵。希财舆情宝每天都有免费额度,像舆情报告、舆情评分这些核心功能,每天都能免费看几次,足够你初步筛选股票了。就算想解锁更多功能,开通会员的成本,可能还不够你踩一次坑亏的钱——我那个追高新材料股票的朋友,要是当时花点小钱开个会员,提前看到负面舆情提示,现在也不至于套在里面。
最后再提醒一句,新字开头的股票,机会和风险永远并存。选这类股票,别光听名字、看概念,一定要先搞清楚三个问题:消息是不是真的?业绩能不能兑现?市场情绪怎么样?这些问题,靠自己硬扛着研究,费时又费力,不如用对工具提高效率。
对了,想试试的朋友,可以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的免费额度记得领,先用起来再说。投资嘛,不就是用最小的成本,试错、学习、再赚钱?希望大家都能在新字股里挖到真金,而不是踩到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