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市那几年,我每天开盘就盯着分时图,屏幕上的股价曲线忽上忽下,下方的红绿柱跟着闪,当时真的看懵了——这柱子红一下绿一下,到底想告诉我啥?后来踩了不少坑才慢慢明白,这不起眼的红绿柱,其实藏着买卖双方的真实力道,学会看它,至少能避开一半的冲动交易。
先说说最基础的:分时图下方的红绿柱,本质是成交量柱。红柱代表这一分钟里,主动买盘(也就是买家直接对着卖一卖二的价格买)的成交量;绿柱则是主动卖盘(卖家直接对着买一买二的价格卖)的成交量。柱子越高,说明这一分钟的成交越活跃。比如早盘开盘时红柱突然变高,可能是有资金抢筹;如果股价在高位,绿柱持续放大,就得小心资金在出逃了。
但光看颜色和高度还不够,得结合股价走势。我记得2023年有只新能源股,早盘股价冲得很猛,红柱也跟着放巨量,当时我以为要涨停,赶紧追了进去。结果下午股价慢慢回落,红柱越来越矮,绿柱开始冒头,当天就套了3个点。后来复盘才发现,那天整个新能源板块都在跌,这只股的红柱强只是短暂的资金炒作,没有板块支撑,根本站不住。所以看红绿柱,一定要先看量价是否同步:股价上涨时红柱放大,下跌时绿柱放大,这是健康的走势;要是股价涨但红柱缩小,或者跌但绿柱缩小,可能是趋势要反转的信号。
更关键的是背离。比如股价创新高,但对应的红柱比前一波高点的红柱矮,这叫量价顶背离,说明买盘力度在减弱,后续可能回调;反过来,股价创新低,绿柱却比前一波低点的绿柱矮,是量价底背离,可能有资金在悄悄吸筹。不过这招我以前经常用错,因为有时候背离后还会背离,单纯看分时图根本判断不准转折点。
说实话,散户看红绿柱最容易踩的坑,是只看个股不看大局。前阵子有只半导体股,盘中突然拉涨,红柱堆得很高,我朋友立马追了。结果当天晚上出了行业利空新闻,第二天直接低开5个点。他后来跟我说:当时光顾着看红柱了,根本没注意下午行业板块已经开始跌了。 这就是典型的信息滞后——我们普通人没那么多时间盯盘,更别说同时看大盘、板块、新闻、资金流向了,等反应过来,往往已经错过最佳操作时机,甚至直接被套。
也是踩了太多这样的坑,我才开始找能帮我整合信息的工具。后来用了希财舆情宝,发现它解决了我最大的痛点:不用自己到处扒信息,它的AI舆情功能会实时抓取个股的主力资金流向、龙虎榜数据,甚至股东增减持动向。比如看分时图红绿柱时,我不用再猜这红柱是散户买的还是主力买的,舆情宝直接告诉我当天的主力资金是净流入还是净流出,结合这些数据,红绿柱的信号就清晰多了——如果红柱强,同时主力资金净流入,那上涨的持续性可能更好;要是红柱看着热闹,但主力资金在悄悄跑,就得警惕是不是诱多。
而且它每天有免费额度,像舆情报告、舆情评分这些核心功能,不用花钱也能看。记得有次我盯一只消费股,分时图红绿柱反复拉锯,拿不定主意,就打开舆情宝看了眼它的舆情评分——85分,强烈正面,再看舆情报告,里面提到公司刚披露的季度营收超预期,机构研报上调目标价。结合这些,我才敢继续持有,后来果然涨了10多个点。要是以前光看红绿柱,估计早就被震荡洗出去了。
当然,红绿柱只是分析的一环,不能单独当圣旨。比如有时候个股红柱很强,但大盘情绪分很低(舆情宝的大盘情绪分功能能直接看出来),整个市场都在跌,这种时候个股的红柱可能只是短暂反弹,盲目追涨很容易被套。所以我现在看盘,都是先打开舆情宝看看大盘情绪,再看个股的红绿柱和资金流向,最后结合它的风险预警提示(比如有没有商誉减值、监管处罚这些潜在雷),一套流程下来,决策心里更有底。
如果你也觉得每天盯盘看红绿柱太费劲,又怕错过关键信息,不妨试试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能免费看几次舆情解析和评分,不用花一分钱,先体验下它怎么帮你把分散的信息整合起来。说实话,散户炒股拼的不是时间,是效率,能用工具省下来的时间,多研究研究公司基本面,不比盯着红绿柱焦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