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好多朋友问我,科创板打新到底怎么玩?说看着别人中签赚了钱,自己也想试试,但又怕规则搞不懂,白忙活一场。确实,科创板打新这几年热度一直不低,但和主板比起来,规则确实复杂一些,要是没弄明白就上手,很容易踩坑。今天我就结合自己这几年帮人分析打新的经验,把科创板打新股的中签规则好好拆解一下,新手朋友看完应该就能心里有数了。
先说参与科创板打新的门槛,这是最基础的,过不去后面都白搭。首先得有沪市的股票市值,而且是T-2日(含)前20个交易日的日均市值,每1万元市值对应1000股的申购额度,不足1万的部分不算。打个比方,你想申购10000股科创板新股,就得有至少10万元的沪市日均市值。另外,科创板权限得开通,这个大家都知道,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50万以上,加上2年交易经验,去券商APP上就能开通,现在流程挺方便的。之前有个朋友,手里明明有沪市市值,结果申购的时候提示没权限,一问才知道忘了开通科创板权限,白白错过一只后来涨了不少的新股,后悔了好几天。
然后是中签规则的核心部分:配号、摇号和中签公布。你提交申购委托后,系统会给你配号,沪市科创板是每1000股给一个配号,比如你申购5000股,就能拿到5个配号。配号一般在申购日(T日)的晚上就能查到,具体时间每个券商可能有点差别,但不会太晚。
摇号环节是随机的,这个没什么技巧,完全看运气。不过我见过有人专门挑吉利数字的配号时段申购,说什么10点18分申购容易中,其实这都是心理作用,系统摇号是随机的,每个配号的中签概率都一样。
中签结果什么时候知道呢?T+1日晚上会进行摇号,T+2日早上就能查到中签结果了。如果中签了,券商一般会发短信提醒,账户里也会显示中签字样,这时候就得赶紧在当天下午4点前把足额资金存进账户,不然就算弃购。这里要注意,连续12个月内累计弃购3次,就会被限制打新6个月,所以中签了千万别不当回事。
说到提高中签率,其实没有绝对的秘诀,但有些小细节可以注意一下。比如多账户打新,这个很多老股民都在用,就是用家人的账户一起申购,毕竟每个账户的配号都是独立的,相当于增加了摇号次数。不过得注意,同一个身份证下的多个账户只能算一个,别白费功夫。还有就是顶格申购,只要你的市值够,就尽量按上限申购,能拿到更多配号,中签概率自然高一些。我有个亲戚,每次打新都是顶格申购,去年一年中了3只科创板新股,虽然有一只破发了,但整体还是赚的,他总说蚊子再小也是肉,配号多了总能碰上。
不过说到破发,这是科创板打新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不像前几年新股几乎稳赚不赔,现在科创板新股破发的情况不少见,尤其是一些发行价高、行业前景一般的公司,上市首日就跌十几个点的都有。之前有个朋友中签了一只高价股,以为能赚一笔,结果上市第一天就破发,弃购又怕影响打新资格,硬着头皮缴款,最后亏了小一万,心疼了好久。
其实这种情况是可以提前规避的,关键在于判断新股的质地。但普通散户哪有那么多时间去研究招股书?那么厚的文件,财务数据、行业分析一大堆,看着就头大。这时候用对工具就很重要了,我自己平时分析新股的时候,会用希财舆情宝这个工具,它里面的AI财报评分和舆情评分对判断新股质量挺有帮助的。
AI财报评分会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这些维度给公司打分,要是评分低于50分,说明财务健康状况可能不太好,打新的时候就得谨慎。舆情评分则能看出市场对这只新股的情绪,要是评分在60分以下,说明机构和散户的关注度、看好度都比较低,破发风险可能就高一些。而且它还能把券商研报里的核心观点提炼出来,比如机构觉得这家公司的技术优势怎么样,行业政策支持力度大不大,不用自己去啃长篇大论的研报。
最关键的是,这些功能每天都有免费查看额度,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先体验。比如每天能免费看3次舆情评分解析,2份研报提炼,对新手来说完全够用了。就算想深入看更多数据,开通会员的成本也不高,比起中签后破发亏的钱,这点投入真不算什么。想试试的朋友,直接在微信里搜索希财舆情宝小程序就能找到,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里面也有入口,每天花几分钟看看评分和研报摘要,心里就有底多了。
最后再提醒一句,科创板打新虽然有机会,但风险也得扛住。别光盯着中签赚钱,把规则弄清楚,用工具辅助判断公司质量,才能在打新这件事上走得更稳。要是还有不清楚的地方,随时来问我,或者去希财舆情宝小程序里自己摸索一下,免费额度不用白不用,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