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创业板指数跌了20%,后台好多朋友问我:这到底是为啥?手里的票要不要割?说实话,看到账户绿油油的,谁心里都不好受。但越是这种时候,越得冷静。今天我就结合自己十几年的看盘经验,跟大家聊聊创业板这波下跌的主要原因,以及咱们散户该怎么应对。
一、创业板跌20%,到底因为啥?
这波下跌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我梳理了几个核心原因,都是我平时看盘时会重点关注的方向:
1. 宏观经济预期没跟上
前阵子公布的PMI数据,制造业景气度没达到预期,这对创业板里占比高的成长股来说,确实是个压力。成长股的估值本来就依赖未来业绩预期,经济复苏节奏慢了,资金自然会对高估值品种更谨慎。
2. 外资和主力资金在撤离
美联储最近放风说可能还要加息,美元资产吸引力上升,北向资金就开始从A股流出。创业板里的新能源、医药这些权重板块,外资持股比例不低,一撤离,股价自然扛不住。再加上最近龙虎榜数据显示,很多机构席位在减仓创业板个股,主力资金一走,抛压就大了。
3. 部分权重股掉链子
创业板里几个大块头最近表现不太好。比如某新能源电池龙头,季度业绩增速没达到预期,股价直接带崩了整个新能源赛道;还有医药板块,集采政策落地比预想中严格,相关个股业绩受影响,也拖累了指数。
4. 市场情绪太低迷
现在整个市场情绪都比较谨慎,大盘情绪分(我平时用工具看这个指标)一直在40分以下,属于低迷区间。这种时候资金都往防御性板块跑,比如银行、公用事业,成长股自然被冷落。散户朋友也容易跟风割肉,越跌越卖,形成恶性循环。
二、散户最容易踩的坑:信息滞后+不会分析
聊到这儿,估计有朋友会说:道理我都懂,但我怎么知道哪只票会跌?什么时候该跑?这其实是散户的通病——信息太多太杂,分不清重点;没时间盯盘,关键消息错过了;就算看到消息,也不知道是利好还是利空。
我自己刚炒股那几年也踩过这坑。比如有次手里的创业板票突然跌停,我刷了一上午新闻才发现是公司突发监管处罚,但这时候早就跌到位了,割肉都来不及。后来我才明白,散户缺的不是盯盘时间,而是高效的信息筛选和分析工具。
三、我用了3年的工具:帮我避开80%的坑
这几年我一直在用希财舆情宝,说实话,它解决了我两个核心问题: 消息抓得准不准和分析得对不对。
它的AI舆情功能特别实用。不管是新闻、研报、股吧讨论,还是股东增减持、监管处罚这些消息,它都能实时从全网抓过来,汇总成一份舆情报告。最关键的是,它会直接告诉我这消息对股票是利好还是利空。比如上个月有只创业板股票,我通过舆情宝看到它的风险预警提示里有商誉减值风险,当时舆情评分已经掉到35分(也就是负面标签),我果断减仓,后来果然跌了20%。
还有个功能我每天必看:舆情评分。每只股票0-100分,对应不同标签,0-15分是严重负面,81-100分是强烈正面。最近创业板很多股票评分都在40分以下,这种时候我肯定不会轻易抄底。你想想,要是早看到某只票评分从60分掉到30分,是不是就能提前规避风险?
四、散户应对策略:3步走,不慌
结合这波下跌和工具的使用经验,我总结了3个散户应对方法,都是我自己实操过的:
1. 先看持仓股的舆情+业绩
别一跌就割肉。打开希财舆情宝,看看你手里的票舆情评分多少,有没有风险预警(比如商誉减值、股东减持)。再看看业绩披露进展,要是业绩预告还行,只是市场情绪拖累,可能不用慌;但如果舆情评分掉到40分以下,业绩又暴雷,那就得果断减仓。
2. 用趋势选股筛优质标的
现在市场低迷,但不代表没有机会。舆情宝的趋势选股功能可以筛趋势上涨+舆情评分正面的股票,相当于从下跌板块里找错杀的优质股。比如最近我用这个功能筛到几只创业板个股,虽然板块跌,但它们舆情评分在65分以上(正面标签),业绩也稳定,这种票跌下来反而是机会。
3. 别满仓,等情绪企稳
现在大盘情绪分低,仓位别太重。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会推送每日舆情报告,里面有大盘情绪分和板块机会,什么时候情绪分回到60分以上(中性偏强),再考虑加仓也不迟。
最后说句大实话
炒股本来就是认知变现,你比别人早知道一个关键消息,早判断对一个利空,就能少亏很多钱。希财舆情宝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报告、舆情评分查看额度,不用花钱就能体验专业分析。要是想深入看研报解析、财务评分这些功能,开通会员的成本也不高(具体价格和权益可以去小程序看),比起亏的钱,这点投入真不算啥。
想试试的朋友,直接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的免费额度不用白不用。记住,散户炒股不一定要盯盘到深夜,但一定要工具用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