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市那几年,我对着K线图就像看天书,屏幕上红的绿的柱子晃来晃去,有时候看着阳线挺多,以为要涨,结果第二天直接低开套牢;有时候明明是阴线,却突然反弹。说实话,那时候光靠K线形态操作,踩坑的概率真不低。后来慢慢摸索才发现,K线背后藏着多空双方的博弈,但要判断涨跌,还得结合资金动向和市场情绪。今天就把我这些年总结的K线看涨跌的实用技巧分享出来,尤其是怎么把K线和实时消息结合起来,让判断更靠谱。
先得把K线的基本构成搞明白。每一根K线都包含四个价格: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高于开盘价就是阳线,一般用红色或空心柱表示,说明当天买方力量比卖方强;收盘价低于开盘价就是阴线,绿色或实心柱,意味着卖方占优。实体的长度很关键,实体越长,说明当天多空力量悬殊越大。比如那种光头光脚的大阳线,从头到尾几乎没有上下影线,通常是强势上涨的信号,我以前遇到这种形态,会重点留意后续走势。
上下影线的意义也不能忽略。上影线长,说明股价涨到某个高位时抛压很重,卖方把价格打下来了;下影线长,则说明低位有支撑,买方在低位承接了抛盘。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一只股票收了根带长长上影线的阳线,当时觉得是试盘,想着后面要突破,结果追进去第二天就跌了。后来复盘才发现,那天虽然是阳线,但上影线比实体还长,明显是主力拉高出货,自己光看阳线实体忽略了影线,吃了个哑巴亏。
单根K线有时候会骗人,得结合组合形态看。比如启明之星,一般出现在下跌趋势中,第一根是比较长的阴线,第二根是十字星或者小实体K线(阴阳都可能),第三根是阳线,而且阳线的实体要吃掉前两根K线的大部分实体。这种形态我遇到过几次,确实有反转的可能,但也不是次次都准。后来我发现,同样的启明之星形态,在不同的市场情绪下,结果天差地别。
这就要说到我踩过的另一个坑:只看K线形态,忽略了消息面。去年有只股票,K线走出标准的启明之星,我以为稳了,结果第二天公司突发公告说业绩不及预期,直接跌停。那时候我才明白,K线反映的是过去的走势,而消息面能直接改变未来的预期。后来朋友推荐我用希财舆情宝,说它能实时抓全网的个股消息,还能用AI分析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生成舆情报告。我抱着试试的心态用了下,发现它有个舆情评分功能挺实用——每只股票会生成0-100分的评分,81-100分是强烈正面,61-80分是正面,评分越高说明近期市场情绪越好。
我现在看K线的时候,一定会同步看舆情评分。比如K线出现启明之星形态,要是舆情评分在70分以上,而且评分曲线是往上走的,那我会更倾向于认为是真反转;如果K线形态看着不错,但舆情评分只有40分(负面),评分曲线还在往下掉,那大概率是诱多,得赶紧跑。上个月有只股票,K线是两连阳,看着要突破,我打开舆情宝一看,它的舆情评分从65分掉到40分,报告里提到有机构在悄悄减持,还有份研报下调了评级,我果断没碰,后来果然跌了5个点。
除了形态和舆情,成交量也得配合着看。K线上涨的时候成交量放大,说明买盘是真的强;要是涨的时候成交量萎缩,可能是虚涨,后续容易回调。但成交量背后的资金意图,散户很难判断清楚,这时候舆情宝的主力资金流向功能就派上用场了——它能汇总龙虎榜数据和资金动向,我会结合这些数据看成交量是不是真的有效。比如有次看到K线放量阳线,以为资金在进场,结果舆情宝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出,原来是散户在接盘,及时避开了坑。
可能有朋友会说,每天看K线、分析消息太费时间,哪有精力盯盘?其实不用全天候盯着,希财网公众号有个推送功能,能把自选股的紧急消息直接推到手机上,比如公司突发利空、行业政策利好这些,我设置了几个重点关注的板块,有消息会第一时间弹出来,省了不少事。大家也可以先关注希财网公众号,后面说免费体验的时候会用到。
说到这儿,估计有人担心工具收费贵。其实希财舆情宝每天都有免费额度,像舆情解析、舆情报告、舆情评分这些核心功能,每天都会刷新免费查看额度,足够看几只重点股票了。我刚开始也是免费体验,觉得确实比自己瞎分析强,才开通的会员。大家可以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先试试效果,不用马上花钱,觉得有用再说。
说到底,K线图是股价的历史轨迹,反映的是过去的多空博弈,但未来的涨跌还得看当下的资金和情绪。与其对着K线猜来猜去,不如把K线形态和舆情、资金这些因素结合起来。我现在每天花10分钟,用舆情宝看看重点股票的K线和舆情评分,判断就清晰多了。希望今天讲的这些技巧能帮到大家,记得关注希财网公众号获取更多实用方法,也可以去试试舆情宝的免费体验,或许能让你的炒股之路顺畅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