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问我,要是公司退市了,员工会受什么影响?其实这个问题我之前接触过不少案例,今天就结合我的经验,跟大家好好聊聊。
先说说最直接的——薪酬福利。退市公司资金链往往出了问题,工资能不能按时发都是未知数。我见过一家制造业公司,退市前三个月就开始拖欠工资,员工去劳动仲裁,虽然胜诉了,但公司账户没钱,最后只拿到部分欠款。奖金、提成这些更不用说,基本没戏。社保公积金也可能断缴,之前有个做财务的朋友,公司退市后公积金断了半年,导致她买房贷款审批被卡住,差点耽误大事。
再就是岗位稳定性。退市后公司要么破产清算,要么业务收缩,裁员是大概率事件。就算没被裁,岗位也可能调整,比如从核心部门调到边缘业务,或者降职降薪。有个在互联网公司的案例,退市后公司砍掉了三个业务线,留下来的员工工作量翻倍,但薪资反而降了20%,不少人最后还是主动离职了。
如果员工手里有股权激励或者股票,那损失可能更大。我之前遇到个技术骨干,公司上市时给了他5万股期权,行权价10块,结果还没来得及行权,公司就退市了。退市后股价跌到1块多,而且场外交易困难,这些股票基本成了废纸。就算是已经持有的流通股,退市后转到三板市场,流动性差,想卖都卖不掉,眼睁睁看着钱缩水。
职业发展也会受影响。退市公司的履历在跳槽时可能被减分,尤其是行业头部公司,筛选简历时看到退市企业几个字,可能直接划走。有个做市场的朋友,之前在一家退市的新能源公司待了三年,后来面试几家大厂,HR都反复问他公司退市的原因你在里面承担的责任,最后还是没拿到offer。
除了这些实际影响,心理压力也不小。每天担心公司会不会突然倒闭,工资能不能拿到,同事一个个离职,自己却不知道该走还是该留,这种焦虑感特别磨人。
其实,很多退市风险不是突然出现的,提前是有信号的。我平时会用一些工具跟踪公司动态,比如希财舆情宝,它有个风险预警提示功能,能实时抓取监管处罚、商誉减值、股东大幅减持这些退市前兆。就像之前有只股票,连续半年被监管问询,股东人数突然增加30%,这些信息舆情宝都能汇总起来,生成风险报告。它还会给股票打舆情评分,要是评分从正面掉到负面区间,甚至出现严重负面标签,就得警惕了——之前有只股票舆情评分从70多一路跌到20,三个月后就被ST,再后来退市,要是早点看到这个趋势,员工也能提前做准备。
现在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可以免费体验,每天都有舆情报告、评分的免费查看额度,不用花多少钱就能提前发现风险。对普通员工或者投资者来说,花点时间了解这些信息,总比真遇到退市时手忙脚乱强。想试试的话,直接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就行,免费额度够用,就算后续想开通会员,投入产出比也挺高的,具体权益可以去会员页看看。
最后想说,公司退市对员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提前识别风险、做好规划,能减少很多损失。平时多留意公司动态,必要时用工具辅助判断,总没错。大家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后续我会分享更多职场和投资相关的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