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美股周六日是否交易?非交易时段应对指南

曲顾问            来源:希财网
曲顾问 股票顾问
咨询TA

刚开始接触美股那会儿,我总犯一个想当然的错——周末看到一条行业利好新闻,激动地打开交易软件想加仓,结果界面提示非交易时间。后来才搞明白,美股周六日是不交易的。这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藏着不少散户容易忽略的细节,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的经验,跟大家好好聊聊。

美股周六日是否交易?非交易时段应对指南

先直接回答核心问题:美股周六日不交易。它的常规交易时间是北美东部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6:00,换成咱们国内时间,夏令时(3月-11月)是21:30-次日4:00,冬令时(11月-次年3月)是22:30-次日5:00。跟A股的白天交易不同,美股时段对咱们散户来说更像夜间场,这就导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咱们白天看到的消息,可能要等到晚上开盘才有反应;而周末看到的重磅新闻,影响的其实是下周一的开盘价。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周末不交易,那我是不是可以彻底不管了?说实话,这真的是很多散户的通病。我见过太多人周末刷到一条公司财报超预期的新闻,随手转发到群里就忘了,等到周一开盘股价跳空高开,才拍大腿早知道就该提前准备。反过来,要是周末出了利空,比如监管处罚、业绩暴雷,等到周一低开再慌忙割肉,损失往往已经不小。

所以周末真正该做的,不是躺平,而是提前预判。但问题来了:散户的信息渠道太散了。你可能刷财经新闻看到一条政策,翻研报又看到另一个观点,股吧里多空吵架更是看得人头晕。光是把这些信息收集全就要花两三个小时,更别说判断哪些是真影响股价、哪些是噪音了。我自己刚开始做美股时,周末光整理信息就弄到半夜,结果周一开盘还是抓不住重点——这就是典型的信息过载+解读能力不足的坑。

后来我开始用工具辅助,效率才提上来。比如最近一直在用的希财舆情宝,它有个AI舆情功能挺戳我痛点的。你不用自己到处找消息,它会实时抓取全网的新闻、研报、甚至股吧讨论,然后用AI大模型直接解读这些消息对股票的利好或利空影响。举个例子,上周日我看到某新能源公司宣布海外建厂,手动去查资料的话,得翻产业链研报、看同行反应、分析产能规划,至少两小时。但用舆情宝,它直接生成了一份舆情报告,明确标出来海外建厂属于长期利好,短期可能带动情绪面上涨,但需关注后续资金到位情况,还给出了一个75分的舆情评分——属于正面标签,评分曲线显示最近一周舆情趋势在往上走。这样我心里就有数了:周一开盘可以重点关注,不用盲目追高。

对散户来说,非交易时段的核心优势就是时间差。你比别人早一步看清消息影响,就能提前制定策略。但光有信息还不够,得有量化标准。比如两只股票周末都有利好,怎么判断哪个更值得关注?舆情宝的舆情评分就很实用,0-100分对应不同标签,80分以上是强烈正面,60分以下可能就要警惕。我周末会把自选股的评分过一遍,评分突然跳升或跳水的,就重点标记,这样复盘效率高多了。

可能有人觉得工具会不会很贵?其实它有免费体验额度,每天都会刷新,可以免费看舆情解析、研报解析,还有舆情报告和评分。对普通散户来说,先用免费功能试试水,看看能不能帮自己节省时间、提高判断准确率,觉得有用再考虑进一步开通会员——毕竟投资里,少踩一个坑可能就把会员费赚回来了。

最后说个小习惯:我现在周末早上会花20分钟用舆情宝过一遍关键信息,重点看风口解读模块,它会直接告诉你周末出的政策、行业动态对哪些板块有影响,比如之前美联储加息落地,它马上解读对高估值成长股短期承压,银行股可能受益于利差扩大,逻辑讲得很清楚。这样周一开盘前,我心里已经有个大致方向了。

总之,美股周六日不交易,但周末的信息战早就开始了。与其等到开盘被动应对,不如主动用工具把信息梳理清楚。如果你也想试试这种提前预判的感觉,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免费额度够用了,先体验看看能不能帮到自己。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