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好多朋友问:现在市场震荡,高分红股票能不能入手?说实话,这两年我对高分红股的态度确实变了——从一开始觉得分红高就是好,到现在学会先看这分红能不能持续。今天就结合我踩过的坑和现在的实操方法,聊聊高分红股票到底值不值得买,以及怎么选才不踩雷。
先说说高分红股票的好与坑。优势很明显:股息率5%以上的股票,相当于每年给你利息,比很多银行理财收益高,适合不想频繁操作的保守型投资者。但坑也不少,我以前就踩过一个典型的:2022年选了只股息率9%的股票,当时觉得捡到宝了,结果第二年公司净利润降了30%,分红直接砍半,股价还跌了20%。后来复盘才发现,当时只看了分红率,没注意公司现金流早就出问题了——应收账款堆了一大堆,账上的钱根本不够分红,纯属拆东墙补西墙。
所以现在选高分红股,我会先过三关。第一关看股息率,但得排除被动高分红。比如有的股票分红金额没变,股价却跌了50%,股息率从3%涨到6%,这种被动升高其实是股价跌出来的,反而说明公司有问题。我现在只选近3年平均股息率3%以上,且股价波动不大、分红金额逐年稳定增长的,这种才是真·高分红。
第二关看分红持续性。至少连续5年分红,且分红比例(分红金额/净利润)在30%-70%之间。比例太高(超过70%)说明公司可能不打算留钱发展,长期看业绩容易停滞;太低(低于30%)则说明公司铁公鸡,不爱给股东分钱。比如有只消费股,连续10年分红,分红比例稳定在50%左右,这种就比较靠谱。
第三关最关键,看财务健康度。以前我自己看财报,光现金流表就看得头晕——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自由现金流、资产负债率……数据太多,经常漏掉重点。说实话,普通投资者想靠自己把这些算明白,真的太花时间了。
后来用了希财舆情宝的AI财报功能,才发现省了不少事。它会把财务数据拆成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6个维度,直接给出评分。比如近一年财务评分80分以上,说明公司财务健康,分红持续的概率就大;如果评分低于50分,哪怕股息率再高,我也会直接pass。就像上个月我看一只煤炭股,股息率7%,但舆情宝财务评分只有52分,显示强中性,仔细一看详情,原来公司短期借款比去年多了20亿,资产负债率飙到65%,这种借钱分红的公司,碰了就是踩雷。
除了财务,市场情绪也很重要。有的高分红股财务没问题,但行业突然出利空,比如政策调整、需求下滑,股价照样跌。这时候舆情宝的舆情评分就派上用场了——它会实时抓取全网新闻、研报、股吧讨论,给股票打个0-100分,60分以上说明市场情绪正面。比如今年初我看的一只公用事业股,财务评分85分,但舆情评分只有45分(弱中性),原因是行业刚出了价格管控的政策新闻,虽然公司本身没问题,但市场担心盈利受影响,股价果然横盘了两个月。要是当时光看财务没看舆情,可能就买在高点了。
至于现在能不能布局高分红股,我的答案是看板块,挑个股。最近大盘情绪分在55分左右(中性),不算特别好,这时候高分红股确实是防守的好选择,但得避开那些看起来美的坑。比如银行板块最近舆情评分62分(正面),主要因为政策支持稳信贷,风险预警也少;但有些周期股板块,虽然分红高,舆情评分却只有40分(负面),因为产品价格在跌,业绩预期不好,这种就得小心。
最后说句实在话,选高分红股真的不能只看股息率一个数,财务健康+市场情绪双达标,才能拿得安心。如果你觉得自己看财报、盯舆情太麻烦,其实可以试试希财舆情宝——每天都有免费的财务评分和舆情评分查看额度,不用花大钱就能用上专业工具。现在微信搜索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就能免费体验,避开那些分红高但暗藏雷的股票,比自己埋头研究效率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