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散户选选股决策软件?3个实用标准参考

小肖经理            来源:希财网
小肖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后台总有人问我,散户炒股到底要不要用选股决策软件?说实话,几年前我刚入市的时候,也觉得软件都是智商税,靠着自己刷新闻、看股吧、啃研报选股,结果呢?十只里能蒙对两只就不错了,要么是消息滞后追高被套,要么是看不懂财务数据踩雷,那时候真是头疼。后来吃过几次亏才明白,散户和机构最大的差距不是资金,是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机构有专业团队,我们普通人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选股决策软件其实就是帮我们缩小这个差距的工具,但前提是得选对。今天就结合我这几年用过不下十款软件的经验,聊聊散户该怎么挑选股决策软件,3个实用标准,看完你就知道怎么避坑了。

散户选选股决策软件?3个实用标准参考

第一个标准:信息覆盖得全,别做信息瘸子

刚开始用软件时,我踩过一个大坑:下载了个主打舆情分析的软件,结果想看财务数据得切到另一个APP,查主力资金又得开第三个,一天下来光切换软件就累得够呛。后来才发现,好的选股决策软件,首先得能把散户需要的关键信息一站式整合起来。

比如我现在常用的希财舆情宝,它就把消息面、技术面、资金面、业绩面、研报面这五个维度的信息都揉到一起了。像股价异动原因、主力资金流向、股东增减持、MACD和KDJ这些技术指标,甚至连龙虎榜数据、商誉减值风险预警,都能在一个页面里找到,不用再像以前那样东拼西凑。我记得去年有只自选股,表面看股价涨得挺好,结果在它的风险预警里看到有监管处罚的消息,及时止损了,要是光看股价差点就追进去了。

第二个标准:分析得简单直接,别搞专业壁垒

散户最怕什么?最怕软件里全是密密麻麻的术语和数据,看半天不知道啥意思。比如研报,动辄几十页,全是行业术语,我一个非金融专业的,看完脑子里只剩专业俩字,根本不知道该买还是该卖。

所以我现在挑软件,特别看重分析结果能不能让普通人看懂。希财舆情宝这点做得挺贴心,它有个舆情评分,0到100分,对应强烈正面负面这些标签。每天早上我打开自选股,先扫一眼评分,80分以上的票最近市场情绪好,15分以下的直接拉黑,不用自己去啃研报、刷股吧判断多空。前阵子选消费板块的票,我把板块里的成分股按舆情评分排序,挑了几个60分以上的,结果这周平均涨了5个点,比之前瞎选靠谱多了。

第三个标准:能省时间,别成盯盘负担

我身边很多散户朋友,炒股像上班打卡,开盘盯到收盘,生怕错过一个消息。但咱们大多有自己的工作,哪能天天盯着盘?选股决策软件要是不能解决时间不够的问题,那还不如不用。

这点我真得夸夸希财舆情宝的公众号推送功能。我把自选股加进去后,只要有突发利空(比如公司业绩暴雷)或者行业出利好(比如政策支持新能源),它都会及时发消息提醒。上周三下午我正在开会,手机震了一下,是它推送人工智能产业规划出台,赶紧看了眼持仓的AI概念股,当天就冲高卖了,要是等散会早跌回去了。这种不用盯盘也能抓关键信息的功能,对咱们时间有限的散户来说太重要了。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人会问:这些功能听起来不错,是不是很贵?说实话,我以前也怕踩高价坑,但希财舆情宝的免费体验挺实在——每天都会刷新舆情解析、研报解析的免费额度,就算不开会员,也能试试它的核心分析功能。比如我每天免费看3次舆情报告,看看自选股的评分趋势,足够日常筛选了。要是觉得好用,再考虑开通会员,具体价格和权益可以自己去会员页看,投入成本不高,但能少踩几个坑,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最后想说,散户炒股,靠运气只能赢一时,靠工具和方法才能走得远。选股决策软件不是万能的,但选对了确实能帮我们少走弯路。如果你也觉得自己选股时信息太多、分析太乱、没时间盯盘,不妨试试希财舆情宝。想体验的话,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直接在微信小程序搜希财舆情宝,每天的免费额度不用白不用,说不定就能帮你找到下一只潜力股呢?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