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AI诊断疾病APP推荐及实用选择指南

梁经理            来源:希财网
梁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身边不少朋友问我,现在市面上那么多AI诊断疾病的APP,到底哪些靠谱?作为一个平时喜欢研究各类实用工具的人,这两年我确实用过不少这类APP,今天就结合自己的经验,跟大家聊聊怎么选、怎么用,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人。

AI诊断疾病APP推荐及实用选择指南

先说说为什么会关注这类工具吧。前两年有次半夜孩子突然发烧,家里老人急得不行,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打开手机上的AI诊断APP,输入症状后很快得到一个初步判断,虽然最后还是去了医院,但那个过程确实让我心里踏实了不少。不过后来也踩过坑,用过一款界面花哨但分析结果模棱两可的APP,差点耽误事。所以选对工具真的太重要了。

选这类APP,我第一个看的是资质。现在正规的医疗AI工具都会在显眼位置标注资质认证,比如是否通过国家药监局的审批,有没有权威医疗机构的合作背书。之前用过一款APP,点进关于我们页面翻了半天都找不到资质信息,这种我直接就卸载了。毕竟是跟健康相关的工具,安全性永远是第一位的。

第二个要注意的是数据安全。输入症状的时候难免会涉及个人健康信息,所以一定要看APP的隐私政策,确认数据会不会被滥用。我现在常用的那款APP,在注册时就会明确告知数据加密方式,而且支持随时删除历史记录,这点让我很放心。

功能方面,我更倾向于专一而不是全能。有些APP号称能诊断上百种疾病,但实际用下来会发现每种都讲得不深。反而是那些专注于某一类疾病的工具,比如专门做皮肤问题识别、或者针对儿童常见病分析的,准确率会更高。我之前帮家里老人选的时候,就挑了一款主打慢性病管理的APP,里面的用药提醒、症状跟踪功能都做得很细致,比那些大而全的工具实用多了。

说到准确率,这也是大家最关心的。我自己的经验是,AI诊断结果只能作为初步参考,绝对不能替代医生。记得有次我自己嗓子疼,用APP输入症状后显示可能是普通感冒,但因为持续了一周没好,还是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是细菌感染需要用抗生素。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AI再智能,也比不上医生面对面的诊断和实验室检查。

另外,操作是否简单易懂也很关键。特别是给家里老人用的话,界面太复杂他们根本学不会。我现在给父母用的那款APP,首页直接就是拍照识别症状输入两个大按钮,识别结果用图表和通俗的语言展示,连我妈这种不太会用智能手机的人都能轻松上手。

最后想提醒大家,用这类工具一定要保持理性。它的价值在于辅助判断和及时提醒,比如通过症状分析告诉你这种情况建议24小时内就医,或者可能需要做哪些检查,帮你在去医院前做好准备。但要是真觉得身体不舒服,别犹豫,第一时间去医院才是最靠谱的。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