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股市股民亏的钱去哪里了?揭秘资金去向真相

小黄顾问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小黄顾问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后台总有人问我,老师,我买的股票明明看着还行,怎么一买就跌?亏的钱到底去哪儿了?今天就用我十年的实战经验,掰开揉碎了讲清楚这个问题。毕竟,搞懂钱怎么没的,才能知道以后怎么守住它。

股市股民亏的钱去哪里了?揭秘资金去向真相

先说最直接的——交易成本。你可能觉得手续费没多少,但高频交易下来,就是笔不小的支出。比如佣金,现在普遍万三,但你要是频繁买卖,一个月交易10次,10万本金一年佣金就3600;还有印花税,卖出时收千分之一,10万卖一次就是100块,这还没算过户费。我见过一个散户,一年交易上百次,光手续费就吃掉他15%的本金,你说这钱不就亏给券商和国家了?

然后是市场里的对手盘。股市本质是零和游戏(不算分红的话),你赚的就是别人亏的,反之亦然。机构有资金优势、信息优势,甚至量化模型能毫秒级下单。你以为的低点,可能是机构故意砸出来的坑;你追的热点,可能是游资出货的诱饵。去年有个朋友,看某概念炒得火,追高进去,结果当天龙虎榜显示机构净卖出5个亿,他第二天割肉,这钱就成了机构的利润。

再就是上市公司本身的问题。比如业绩暴雷,前几年商誉减值潮,多少股票连续跌停?股东减持更常见,高管一边喊公司前景好,一边偷偷减持,股价能不跌?还有财务造假,虚增营收、利润,等爆出来的时候,股价直接腰斩,你手里的股票瞬间贬值,这钱就随着公司价值缩水蒸发了。

但要说散户最容易踩的坑,还是信息差。这也是我自己早期炒股吃过的大亏。2018年,我拿着一只消费股,看研报说业绩稳增,结果季报出来净利润同比降了30%,股价三天跌了20%。后来才知道,机构早在半个月前就拿到了调研纪要,提前跑路了,而我还蒙在鼓里。你说这亏的钱,不就是因为消息滞后,成了后知后觉的接盘侠?

说实话,散户想靠自己解决信息差太难了。你每天上班,哪有时间看几十份研报?股吧里的消息真真假假,新闻推送总是慢半拍,等你看到利好,可能已经是主力出货的尾声。我见过太多散户,因为一个滞后的利空消息,硬生生扛到深套;也见过有人因为误读政策,追高了本就该回调的板块。

这两年我开始用工具辅助,比如希财舆情宝。它最核心的功能就是解决信息差——你不用自己盯盘、翻研报,它能实时抓取全网的个股消息,不管是新闻、研报还是股吧讨论,AI直接解读出利好利空,生成舆情报告。就拿风险预警来说,像商誉减值、监管处罚这些坑,它会提前标出来,我之前帮一个朋友看票,舆情宝直接提示股东近期密集减持,他及时出了,少亏了15个点。

更实用的是舆情评分。每只股票0-100分,对应正面、负面这些标签,评分曲线能直观看到舆情趋势。比如一只票连续一周评分从70掉到40,不用想,肯定有资金在撤离,这时候你还敢买吗?我现在选票前,必看这个评分,至少能避开那些明显有问题的标的。

可能有人说,这种工具肯定贵吧?其实真不贵。现在希财舆情宝有免费体验,每天刷新舆情解析、研报解析的额度,你先试试好不好用。就算要开会员,比起你亏的钱,这点投入真不算什么——毕竟少踩一个坑,可能就赚回几十倍的会员费。

当然,工具只是辅助,炒股最终还是看认知。但认知的基础是信息,你连基本的消息都滞后,怎么可能不亏?想及时获取这些信息,不用天天盯盘,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先体验再说。

最后想说,股市里的钱从来不是凭空消失的,要么被交易成本耗掉,要么被对手盘赚走,要么因为信息差踩了坑。与其抱怨运气差,不如从现在开始,把能规避的风险都规避掉。你对市场越了解,钱就越难从你口袋里溜走。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