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不少朋友问:手里的票早上冲到涨停,结果反复炸板,下午还跌了2个点,这到底是主力洗盘还是出货?其实这种情况我自己炒股前几年也遇到过,印象最深的是2022年有只票,早盘10分钟封死涨停,我当时以为稳了,结果10点半被巨单砸开,当天收了根带长上影的阴线,后面直接跌了15%。后来我花了大半年复盘,结合这两年用工具分析的经验,总算摸透了涨停封不住的几个核心原因,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讲给大家。
一、最常见的:抛压盘砸开涨停
涨停板封不住,第一个要想的就是卖的人太多了。这种情况分两种:要么是 前期套牢盘解套出货,要么是 短线获利盘止盈离场。
比如一只股票从10块涨到15块涨停,中间12-14块套了不少人,到15块时这些人终于回本,肯定想卖;还有些人10块买的,涨到15块赚了50%,见好就收也很正常。这两种卖盘叠加,一旦超过买盘力度,涨停板自然就开了。
我以前判断抛压全靠感觉,现在会用工具看 股东人数变化 和 筹码分布。比如希财舆情宝里有股东人数变化数据,最近股东人数突然增加,说明筹码分散,散户多了,涨停时抛压大概率大;如果股东人数减少,筹码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抛压反而小。
二、主力资金诱多:故意不封板出货
有些时候,涨停板反复打开不是散户干的,而是 主力资金在演戏。比如早盘用少量资金快速拉涨停,吸引散户跟风买入,然后悄悄把手里的货卖给散户——这种情况在高位股里特别常见。
怎么分辨?看 主力资金流向 和 龙虎榜数据 最直接。以前我得收盘后自己找龙虎榜,现在用舆情宝能实时看,比如涨停板打开时,如果主力净流出突然放大,前五大卖出席位全是机构或游资,那基本就是主力在出货。去年有只消费股,涨停板开了三次,我在舆情宝上看到主力净流出超8亿,果断清仓,后面果然跌了20%。
三、市场情绪急转弯,涨停扛不住
有时候个股本身没问题,但 大盘或板块突然跳水,情绪一差,涨停板也会被带开。比如今年3月有天上午,新能源板块集体大涨,一只组件股涨停,但10点后大盘突然跌了1.5%,板块跟着回调,这只票的涨停板就被恐慌盘砸开了。
这种情况我现在会结合 大盘情绪分 判断。舆情宝有个大盘情绪分功能,0-100分,80分以上是强情绪,适合持股;50分以下情绪差,涨停板就容易封不住。那天大盘情绪分从75分半小时掉到42分,我就知道要小心了。
四、消息面有利空,资金不敢封板
涨停时突然出 利空消息,哪怕是疑似利空,也会让资金犹豫。比如去年有只医药股涨停,结果中午传出集采可能扩围的消息,下午资金就不敢封板了,反复打开。
以前我看消息要刷十几个平台,现在用舆情宝的AI舆情功能,它会实时抓取新闻、研报、股吧讨论,用AI分析利好利空,生成舆情评分。比如涨停时如果舆情评分从85分(强烈正面)掉到55分(强中性),说明消息面出问题了,封不住很正常。
五、技术面压力位,资金不愿硬扛
有些股票涨到 前期高点、整数关口 等技术压力位,资金怕套牢盘和止损盘,就会犹豫要不要封板。比如一只票前高是20块,这次涨到19.98块涨停,离20块只差2分钱,这时候资金可能会先撤单,看看抛压再决定,涨停板自然就开了。
这种情况可以看舆情宝的技术面分析,它会标出现价附近的压力位、支撑位,还有MACD、KDJ等指标是否背离。如果压力位叠加指标背离,涨停封不住的概率就很大。
其实涨停封不住不可怕,怕的是不知道为什么封不住。以前我凭感觉操作,踩了不少坑;现在用工具分析抛压、主力动向、情绪变化,心里就有数了。
可能有朋友觉得工具太贵,不值得,但希财舆情宝每天都有 免费额度:比如舆情报告、主力资金流向、舆情评分这些核心功能,每天都能免费看几次,不用花钱也能体验。我自己用了半年,每月会员费也就一顿饭钱,但帮我避开了3次大跌,早就赚回来了。
想试试的朋友,可以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免费看舆情报告和主力资金流向,搞清楚涨停封不住的原因,操作才能更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