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炒股那几年,我栽过最狠的跟头就是横盘。明明看着股价在一个区间来回晃,以为是主力在吸筹,重仓杀进去,结果横盘结束直接跳水;有时候又把出货当成吸筹,刚卖就眼睁睁看着股价起飞。后来复盘才发现,横盘这东西,里面门道真不少,不是简单看个K线就能分清的。今天就把我总结的6个实操要点分享出来,都是真金白银换来的教训,散户朋友看完至少能少走三年弯路。
先说成交量吧,这是我最早学会看的指标。横盘时成交量要是越来越小,说明交投冷清,筹码可能在慢慢集中,这时候更可能是吸筹。但如果成交量忽大忽小,尤其是偶尔放出天量却不涨,就得小心了——我记得有次横盘半个月,突然一天成交量翻倍,股价却只涨了1%,当时还以为要突破,结果第二天直接低开5个点,后来才反应过来是出货,当时真是气得拍桌子。
再看股价位置。要是股价已经涨了一大段,在高位横盘,那出货的概率就大。反过来,要是刚跌了一波,在低位横盘,吸筹的可能性更高。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得结合其他因素看。我之前碰到过低位横盘半年的票,以为跌透了,结果横盘结束又跌了30%,后来才知道公司业绩出了问题,主力早就跑了,留下散户在里面耗着。
资金流向也很关键。横盘时要是主力资金一直在流入,就算股价没动,也可能是在悄悄吸筹;要是资金持续流出,尤其是大单净流出,那大概率是出货。但问题是散户哪有精力天天盯资金流向?我以前每天收盘后看龙虎榜,对着一堆数据头都大了,经常看错方向。后来用了工具才省心多了——比如希财舆情宝的AI舆情功能,能实时抓主力资金流向和龙虎榜数据,直接生成报告,还会标出来是利好还是利空,比自己看省力多了。
盘口细节也不能忽略。吸筹的时候,卖盘上经常挂大卖单,给人压力,但实际成交却以小买单为主,股价慢慢往上顶。出货则相反,买盘挂大买单吸引人,但成交以大卖单为主,股价偷偷往下掉。不过现在主力也精明,盘口经常造假,单看这个容易被骗,得结合其他维度。
时间周期也有讲究。吸筹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横盘几个月很正常,主力要反复洗盘把散户磨走。出货则可能快一些,有时候一两周就完成了,尤其是行情不好的时候,主力急于兑现。我之前踩过一个坑,横盘才10天,我以为是短期调整,结果后面连续跌停,根本跑不掉。
最后看横盘后的走势。吸筹结束通常会放量突破横盘区间,开启上涨;出货结束则是放量跌破区间,开始下跌。但等走势出来再反应就晚了,得提前判断。这时候就需要及时的消息和舆情支持——比如公司有没有突发利空,行业政策有没有变化。散户自己搜集这些信息太难了,新闻、研报、股吧讨论,一天看下来眼睛都花了,还分不清哪些是真消息,哪些是谣言。
后来我开始用希财舆情宝,最有用的就是它的舆情评分功能。每只股票都有0-100分的评分,横盘时要是评分一直在60分以上,甚至慢慢涨,说明市场情绪在变好,更可能是吸筹;要是评分掉到40分以下,就得警惕出货风险。我上次碰到一只横盘的票,舆情评分从70分慢慢跌到35分,虽然股价没怎么跌,但我看到评分曲线往下走,就提前减仓了,后来果然跌了20%,算是躲过一劫。
其实散户炒股难就难在信息不对称,主力有团队分析,我们只能自己瞎猜。希财舆情宝就是把机构级的分析能力给了散户,它能整合新闻、研报、资金流向这些信息,用AI分析出利好利空,给出舆情评分和报告。现在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有免费体验,每天能免费看舆情报告和评分,你可以去试试——每天的免费额度够基础分析用,想深入看研报解析、财务评分这些,开个会员也不贵,比起踩坑亏的钱,这点投入真不算什么。
对了,它还有公众号推送功能,自选股有突发消息会及时提醒,不用整天盯盘。我现在每天早上看一眼舆情报告,晚上看看评分变化,比以前轻松多了,踩坑也少了。如果你也觉得横盘看不懂,不妨去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先免费体验几天,试试用工具分析,可能会发现以前很多看不懂的横盘,其实早有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