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新股民朋友问我,说想开通创业板,结果在APP上操作到一半卡住了,跑来问我现在到底要啥条件。其实这两年创业板开通规则确实变过,加上不同券商流程有点差异,不少人确实会摸不着头脑。今天我就把自己帮人开通的经验和踩过的坑整理一下,不管是老股民还是新手,看完基本能一次搞定。
先说说开通条件,这点最关键,别白忙活。现在最新的规则是2020年改革后定下的,简单说就两条硬杠杠:第一,得有2年以上的股票交易经验。这里的经验是从你在任何一家券商第一次买股票那天开始算,哪怕后来换券商,只要能查到记录都算数。我见过有人说我炒了5年基金算不算,不算哈,必须是股票交易经验。第二,申请开通前20个交易日,你的证券账户里的资产(包括股票、现金、基金这些,但不包括融资的钱)日均得有10万以上。比如你放200万一天,或者10万放20天,都能达标,中间取出来几天可能就不够了,得算清楚。
可能有老股民记得,2020年之前开通创业板没这么严,当时只要签个风险协议就行,不用资产和经验要求。所以如果你是那时候已经开通的,现在直接能用,不用再办手续。但要是2020年之后开的户,就得老老实实按新规来。
再说说开通流程,现在基本不用跑营业部了,线上就能办,我以自己常用的某券商APP为例(不同券商大同小异),大概分四步:打开交易软件,在业务办理或者账户管理里找创业板开通入口,找不到就搜关键词;点进去后会先校验你的交易经验和资产,达标了才能下一步;然后是风险测评,20道题左右,问你能承受多大亏损、投资经验怎么样,记得如实填,要是填得太保守,系统可能判定你不适合创业板,白折腾;最后签一份《创业板投资风险揭示书》,确认提交,一般1-2个工作日就开通了,快的话当天就能用。
这里插句嘴,风险测评千万别瞎填。之前有个客户为了显得自己很专业,明明是新手却把所有选项都选最高风险承受能力,结果后续买了高波动的创业板股票,亏了又来找券商扯皮,这完全没必要。如实填写,系统才会给你匹配适合的产品,对自己负责。
开通创业板不难,难的是开通后怎么赚钱。说实话,创业板股票涨跌幅20%,比主板刺激多了,但风险也成倍增加。我见过太多散户开通后一头扎进去,要么被题材概念忽悠追高,要么看不懂财报踩雷,最后亏得比主板还惨。为啥?因为创业板公司很多是成长型企业,业绩波动大,消息面也复杂,散户光靠看新闻、刷股吧根本分不清消息真假,研报又全是专业术语,别说普通股民,我刚入行时看研报都头疼。
后来带客户多了,我发现解决这个问题最实在的办法,就是用工具缩小信息差。比如我现在自己看创业板股票,都会先用希财舆情宝扫一遍。它里面有个AI舆情功能挺实用的——不管是公司公告、行业新闻还是股吧里的讨论,它能实时抓过来,用AI分析出这些消息对股票是利好还是利空,还会给个0-100分的舆情评分。像那种概念炒得特别凶的创业板股票,要是评分掉到40分以下(负面标签),我基本就会多留个心眼,避免踩雷;要是评分在80分以上(强烈正面),再结合其他指标看有没有机会,心里就有数多了。
刚开始我也担心这种工具会很贵,后来发现每天都能免费查看几次舆情评分和报告,就算不开会员,基础的分析需求也能满足。对散户来说,不用花太多钱,就能用上机构级的分析工具,这笔投入产出比其实挺划算的。你们要是想试试,直接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就能领免费额度,先用着看合不合适。
最后提醒一句,创业板开通只是获得了入场资格,不代表就能随便赚钱。尤其是现在市场波动大,个股分化严重,与其瞎猜消息,不如用工具帮自己过滤掉一些明显的风险。记住,散户炒股,少踩坑就是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