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新手朋友的私信问:股票里常说的‘做t’到底是什么?听起来像行话,能不能掰开揉碎讲讲? ”其实不光新手好奇这个词儿,我刚入市那会儿也对着做t”一头雾水,后来自己摸索加上跟老股民请教,才算慢慢搞明白这里面的门道。今天就用大白话聊聊做t”的那些事儿,全是这些年实操踩过坑又爬起来攒的经验,希望能帮到大家。
先说最基本的,做t”本质上就是利用股票当天或短期的价格波动,通过高抛低吸”来降低持仓成本,或者在持有底仓的情况下额外赚点差价。简单说,就是手里有某只股票的底仓,当天在相对低位买入一部分,等股价涨上去再把这部分新买的卖掉;或者反过来,先在高位卖掉一部分底仓,等股价跌下来再接回来——两种操作都叫做t”。
细分的话,常见的有日内t”和波段t”。日内t就是当天完成买卖,早上买下午卖,或者早上卖下午买,不留过夜仓;波段t可能时间长点,比如今天卖了,过两三天股价回调了再买回来,或者买了之后等一周左右涨上去再卖。我个人更常做日内t,主要是觉得当天了结心里踏实,尤其遇到突然跳水的时候,至少不会让当天的操作变成过夜风险”。
那为啥要费劲做t呢?说白了就是为了应对A股常见的震荡市”。你肯定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手里的股票拿了半个月,股价上上下下像坐电梯,最后一看账户没赚还亏了手续费。这时候如果能在震荡区间里低买高卖,哪怕每次只赚一两个点,积少成多也能把成本摊薄不少。比如原来10块钱买的1000股,成本1万块,做t一次赚了200块,成本就降到9块8,长期下来效果挺明显的。
不过实操起来没那么简单,我早年吃的亏现在想起来还肉疼。记得有次手里的票早盘冲高,我觉得能涨停,贪心没卖,结果下午突然跳水,不仅没赚到差价,还倒亏了3个点。后来才明白,做t最关键的是知行合一”,该卖的时候别犹豫,该买的时候别怂——但怎么判断该卖”还是该买”?这就需要点真东西了。
我现在做t前必看两样东西:一是分时图的波动规律,二是股票当天的消息面。尤其是消息面,有时候突然出个利好公告,股价直线拉涨;有时候分析师发个看空研报,股价立马跳水。这些突发消息如果没及时跟上,很容易把t做反。就像去年有次,我持仓的票上午一直横盘,我刚按计划买了点准备做t,结果下午开盘公司突然发公告说业绩不及预期,股价5分钟跌了5个点,我那笔买入直接被套,当天不仅没做成t,还多亏了一笔。
后来朋友推荐我用希财舆情宝,说是能实时监控股票消息,我抱着试试的心态用了小半年,确实帮我避开了不少坑。它那个AI舆情功能挺实用的,我把持仓股设成自选股,它会24小时盯着全网的新闻、公告、研报,甚至分析师的观点都能抓到。每条消息进来,AI会直接标出来是利好还是利空,还会简单分析可能的影响——比如公司新产品获批,短期利好股价,但市场竞争激烈,长期影响有限”。要是遇到紧急消息,比如突发利空或者重大利好,希财网公众号还会推送提醒,手机一响我就知道得赶紧看盘了。
印象最深的是上个月,我做t的一只票早上高开2个点,按平时可能就直接卖了,但那天舆情宝弹出条消息:分析师最新研报上调目标价,认为公司三季度业绩有望超预期,属于中长期利好”。我一看这不是短期情绪炒作,就没急着卖,结果下午股价又冲高了3个点,我在相对高位卖掉,比原来计划多赚了1个多点。收盘后看它的舆情报告,里面写得更详细:股价异动原因是研报利好,技术面显示短期均线向上,业绩表现符合预期——这些信息能帮我判断这次上涨的成色”,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能持续几天,心里有数了,做t就不会慌。
当然,做t也不是万能的,我总结了几个必须注意的点,都是血泪教训换的:第一,别贪多,每次赚1-2个点就知足,频繁操作想吃满波段”,十有八九会卖飞或者套牢;第二,别逆势做t,单边下跌的时候硬要低吸”,很可能吸在半山腰;第三,仓位别太重,做t的资金最好控制在总仓位的20%-30%,满仓做t一旦判断错,连补仓的余地都没有。
现在我做t前都会先打开希财舆情宝看看当天的舆情评分和舆情报告,免费额度每天都刷新,看看消息面、技术面分析足够用了。要是想更深入研究,比如看看公司财务健不健康、估值高不高,就得开会员,不过具体价格你们可以自己去会员页看,有好几种套餐,我觉得投入不算高,毕竟少踩一个坑,省下的钱就够开几个月会员了。
对了,想试试的朋友可以直接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都能免费看几条舆情解析和报告,不用花钱就能体验。刚开始不用急着开会员,先拿免费额度练练手,觉得有用再考虑——毕竟做t的核心是稳”,工具只是辅助,心态和纪律才是根本。
最后说句实在的,A股市场里,能真正长期赚钱的人不多,做t也只是其中一种策略,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如果你也经常被坐电梯”折磨,不妨试试用消息面辅助操作,或许能打开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