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好多朋友问我,看盘时总听到压力位”支撑位”,这俩到底是啥?怎么找?找到了又该咋用?说实话,我刚入市那几年,也被这俩词搞得头大。那时候光盯着K线图瞎猜,明明看着到支撑位了,以为能抄底,结果股价哐当”一下就破了;有时候到压力位想着该卖,结果人家直接冲上去创新高,拍大腿都来不及。后来摸爬滚打久了才发现,压力位和支撑位不是随便画条线就行,里面门道多着呢。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这俩看不见的线”到底该怎么看,怎么用,尤其是结合现在的市场环境,怎么才能让判断更靠谱。
先说说啥是压力位和支撑位。其实特简单,压力位就是股价往上走的时候,碰到一个坎儿”,涨不上去了,这个坎儿”就是压力位;支撑位呢,就是股价往下掉的时候,到某个位置踩住了”,跌不动了,这个位置就是支撑位。为啥会有这俩东西?说白了就是买卖双方的心理博弈。比如某只股票过去好几次涨到10块就跌,那10块就是大家心里的高压线”,下次再到10块,之前套牢的人可能就想卖,没买的人可能不敢追,卖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压力位。支撑位也一样,比如股价跌到8块就有人觉得便宜,开始买,买的人多了,就撑住了。
那怎么找到这俩位置呢?我常用的有三个办法,都是实打实能在盘面上看到的。
第一个是看历史高低点。打开K线图,往前翻一年、两年,找那些股价反复折腾的位置。比如某段时间股价三次冲到12块都回落,那12块就是强压力位;要是有好几次跌到6块就反弹,6块就是强支撑位。这招最直接,老股民基本都用,但有个坑——不能光看单个高点低点,得看密集成交区”。比如股价在10-11块之间来回磨了一个月,成交量特别大,那这个区间就是个强压力区,后面想突破,得有足够大的量能才行。
第二个是看均线。5日、10日、20日、60日这些均线,本身就是市场平均成本的体现。股价跌到20日均线附近,很多人觉得跌到位了,成本差不多”,就会买,形成支撑;涨到60日均线,有人觉得涨多了,该落袋为安”,就会卖,形成压力。不过均线得结合周期看,短线看5日、10日,中线看20日、60日,别搞混了。
第三个是看成交量。成交量突然放大的地方,往往是多空打架最激烈的地方。比如股价从8块涨到10块,中间9块位置成交量突然爆了一下,后来股价回调到9块就不跌了,那9块就是支撑位——因为之前在这儿买的人多,套牢盘少,抛压小。反过来,要是股价从10块跌到8块,9块位置成交量很大,后面反弹到9块就上不去,那9块就是压力位,之前在这儿卖的人多,套牢盘等着解套呢。
找到了位置,是不是就能高枕无忧了?我以前也这么想,结果被市场狠狠教育了。印象最深的一次,某只股票(具体名字就不说了,合规第一)跌到60日均线,我一看,支撑位到了,赶紧买了点。结果第二天,公司突然出了个负面消息,股价直接低开跌破均线,根本撑不住。后来才明白,压力位和支撑位不是铁底”铁顶”,消息面、资金面、市场情绪一变,这些线随时可能失效。
这两年我养成了个习惯,看技术面的同时,必须结合消息面。但问题来了,现在信息太多了,新闻、公告、研报、股吧评论……看得人眼花缭乱,哪条是真影响股价的?哪条是噪音?有时候等我反应过来,股价都已经动完了。直到今年初用了我们希财网新上的希财舆情宝,这个问题才算解决了。
它那个AI舆情功能挺实用的。你选了股票之后,它会实时监控全网的消息,不管是公司公告、分析师观点,还是突发新闻,都能抓过来。最关键的是,它不是光给你堆消息,AI会直接分析每条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可能对股价有啥影响。比如上个月有个行业政策出来,我持仓的板块本来在60日均线有支撑,结果舆情宝提示政策对行业短期利空”,还分析了逻辑,我赶紧减了点仓,后面果然跌破支撑位了,少亏不少。
而且它每天会更新舆情评分”,0-100分,分数高说明股票消息面整体向好,支撑位可能更稳;分数低,就算到了支撑位,也要小心破位。每天还有舆情报告,里面不光有消息解读,还有股价异动原因、技术面分析,等于把技术面和消息面给你揉到一起了。我现在每天开盘前必看这个报告,心里踏实多了。
对了,它还有个公众号推送提醒,要是有紧急消息,比如公司突发利空、业绩暴雷,公众号会直接弹消息给你,比自己刷新闻快多了。我记得有次周末,我持仓的一只股票(还是不说名字哈)出了个业绩预告,本来以为没啥事,结果晚上10点多,希财网公众号突然提醒该公司业绩不及预期,舆情评分下调”,我连夜研究了一下,周一开盘就卖了,避免了后面的大跌。这种救命”的提醒,对咱们散户来说太重要了。
说回压力位和支撑位的实战,还有几个小细节得注意。第一,别单看一个位置,要找共振”。比如某只股票,20日均线和历史支撑位重合了,那这个支撑位就比单一均线靠谱;反过来,压力位又在60日均线,又是前期高点,那突破难度就大。第二,量能是试金石”。股价到压力位,要是成交量突然放大,可能真能突破;要是缩量,大概率还得回调。支撑位也一样,缩量下跌到支撑位,可能是真支撑;放量跌破,赶紧跑。第三,别太死板。压力位突破了,可能变成新的支撑位;支撑位跌破了,也可能变成新的压力位。
这些说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中,光靠自己盯盘、分析,真的忙不过来。尤其是消息面的变化,太影响判断了。所以我现在基本离不开舆情宝的舆情报告,它会帮你把这些因素都汇总好,省了我不少时间。而且现在这个工具是免费体验的,每天都有免费额度看舆情评分、舆情报告,公众号提醒也是免费的,你要是想试试,直接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就行,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里面也能进。
最后再啰嗦一句,压力位和支撑位是工具,不是圣旨。技术面给你画了线,消息面决定这根线牢不牢固。与其自己埋头找线,不如找个靠谱的工具帮你盯着消息、分析影响。我用了大半年,最大的感受就是:以前靠猜,现在靠数据和分析,虽然不能保证每次都对,但胜率确实高多了。
希望今天说的这些,能帮大家少走点弯路。觉得有用的话,别忘了去体验下希财舆情宝,免费额度不用白不用,说不定下次就能帮你避开一个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