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老股民朋友问我:“配股的时候,到底是配股前买入好,还是等配股后再买?”说实话,这个问题我每年都会被问到好几次,尤其是A股市场时不时有公司发布配股公告的时候。其实这两种做法各有各的道理,关键得看具体情况,今天我就结合自己这些年的经验,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事儿。
先得说清楚,配股到底是个啥。简单讲,就是上市公司向原股东发行新股,融资的一种方式。原股东可以按持股比例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认购,如果你不参与配股,股价除权后可能会直接“跌”一块,手里的股票市值就会缩水。所以要不要参与配股,什么时候买,确实得琢磨明白。
先说说配股前买入的情况。要是你看好这家公司,打算长期持有,配股前买入有个直接的好处——能参与配股。比如你现在买了1000股,配股比例10配3,就能再用低价买300股,这样一来,持股成本就能摊薄。尤其是如果配股价格跟市场价差距比较大,这种摊薄效果还挺明显的。不过风险也得注意,我之前帮朋友分析的时候,就遇到过一家公司刚发配股公告,股价就开始跌。为啥?因为市场担心配股会稀释股权,或者觉得公司缺钱才配股,对公司未来不看好。这时候你要是在配股前追高买入,可能还没等到配股,股价就先亏了一块。
再看配股后买入。这种做法的逻辑是“避开短期波动”。配股从公告到实施,中间一般有段时间,这段时间股价很容易因为市场情绪来回折腾。有些投资者不想冒这个险,就会等配股完成、除权之后再考虑。这时候股价经过除权,价格通常会下来一些,相当于“打折”买入。但缺点也很明显,要是市场对配股反应积极,觉得公司融资用途靠谱(比如扩产、研发新技术),配股后股价可能直接填权,你就错过了低价买入的机会。我见过一家做新能源的公司,配股用于建电池厂,市场觉得项目前景好,配股完成后不到半个月,股价就涨回了除权前的水平,后面还接着涨,没参与配股的投资者就挺后悔。
那到底该怎么选?我总结了两个关键判断点,都是我自己平时分析时一定会看的。
第一个是公司基本面。这家公司为啥配股?是为了还债务,还是投新项目?新项目有没有前景?公司本身财务状况怎么样?要是公司本身财务就紧张,配股来的钱又拿去填窟窿,那不管配股前后买,风险都不小。但如果公司财务健康,配股是为了扩产或者研发,而且行业前景不错,那参与配股或者配股后买入,都可能有机会。
第二个是市场情绪和舆情。同样的配股消息,不同公司的市场反应可能天差地别。有的公司配股,市场觉得是利好(比如融资用于抢占市场份额),股价不跌反涨;有的公司配股,市场觉得是利空(比如频繁融资却看不到业绩增长),股价直接跳水。这时候判断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其实挺难的——公告里一堆专业术语,研报又看得人眼花缭乱。
我自己现在分析这种消息的时候,会用希财网今年刚上的希财舆情宝。它有个AI舆情功能,能实时监控股票的各种消息,包括配股公告这种重要事件,AI会直接分析解读是利好还是利空,可能对股价带来什么影响。比如之前有家公司发配股公告,舆情宝直接标注“中性偏利好”,理由是“配股资金用于产能扩张,行业需求旺盛,项目预期回报率高于行业平均”,还给出了舆情评分,那段时间这家公司的舆情评分一直维持在70分以上(满分100),说明市场整体是认可的。另外它还有财务AI评分,能直接看出公司财务健康度,要是财务评分高,说明公司本身底子好,配股用途又靠谱,那参与配股的风险就小很多。
对了,这个工具现在每天都有免费查看额度,像舆情评分、消息解读这些基础功能,不用花钱就能看,觉得有用再考虑会员。大家要是平时也纠结怎么判断消息影响,可以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试试,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有紧急消息还会推送提醒,挺方便的。
回到开头的问题,配股前买还是配股后买,核心其实是看你对公司的判断:要是公司基本面好,配股用途合理,市场情绪也积极(比如舆情评分高、利好消息多),配股前买入参与配股,长期看成本优势更明显;要是拿不准公司情况,或者市场对配股分歧大,股价波动厉害,那等配股后股价稳定了再买,可能更稳妥。
最后说句实在话,不管什么时候买,都别光听别人说,得自己做功课。多看看公司的财务状况、消息影响,结合工具辅助分析,才能更大概率做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