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股票这些年,见过不少朋友在一只股票上反复做T,有人越做成本越低,有人却越做越高,最后干脆躺平。其实反复做T不是简单的低买高卖,里面有太多细节需要注意。我自己早期也踩过不少坑,后来慢慢摸索出一些规律,现在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到还在纠结的朋友。
首先得明确,不是所有股票都适合反复做T。有些股票波动太小,一天涨跌幅度不到一个点,扣除手续费后基本没利润空间;有些股票忽上忽下没规律,很容易做成追涨杀跌。所以第一步是选对标的,这需要花时间观察。我现在选做T的股票,会先看它的日常波动幅度,至少最近一个月平均日内振幅要够,这样才有操作空间。另外,公司本身的基本面也很重要,要是财务状况不稳定,突然出个利空消息连续跌停,做T就变成接飞刀了。
以前我选股票只看K线图,觉得波动大就行,结果有次碰到一家公司财务爆雷,连续几天低开,手里的仓位根本跑不掉,亏了不少。后来才明白,财务健康的公司,股价波动更有章法,不会突然出现极端行情。现在每天开盘前,我都会花几分钟看看公司的财务状况,不是自己翻财报,而是用工具辅助。有个叫希财舆情宝的微信小程序,里面有个财务AI评分功能,直接给出公司的财务健康度评分,评分越高说明公司财务越稳健。我一般只选评分80分以上的股票做T,至少能避开大部分财务风险。
选好股票后,关键是判断日内波动。很多人做T只盯着分时图,涨了就卖跌了就买,结果经常卖在低点买在高点。其实股价波动往往和消息面有关,比如早上出个行业政策,午后发个公司公告,甚至大盘突然跳水,都会影响短期走势。我以前盯盘时总错过这些消息,等看到新闻时股价已经反应完了,白白错过买卖点。
现在不一样了,我用的工具会实时监控全网舆情,不管是新闻资讯研报还是突发公告,只要和我做T的股票相关,都会第一时间推送到手机上。更重要的是,它会用AI分析每条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对股价可能有多大影响。比如前几天早上,我看到工具提示某行业出了支持政策,直接利好我正在做T的那只股票,判断可能有冲高机会,就提前在分时均线附近挂了卖单,后来果然拉升,顺利卖出一部分仓位,下午回落时再接回来,当天就赚了个差价。
把握买卖点时,光看消息面还不够,技术面也要结合。我会参考工具里的舆情报告,里面有技术面分析,把支撑位和压力位标得很清楚。比如某只股票近期一直在10元到10.5元之间波动,我就会在10元附近挂买单,10.5元附近挂卖单,到了目标价就成交,不会贪多。如果股价突破压力位,说明可能有趋势性行情,这时候就不做T了,而是持有观望;要是跌破支撑位,就先出来观望,等企稳再进。
仓位管理也很关键。反复做T最忌讳满仓操作,一旦判断失误就没回旋余地。我一般留三成左右的机动仓位,当天有机会就做一两笔,没机会就不操作。而且每天收盘后,我会看工具的舆情评分,这个评分综合了消息面技术面和业绩表现,如果评分突然下降,说明短期风险增加,第二天就减少操作甚至暂停做T。
刚开始做T时,我每天花四五个小时盯盘,累得不行还经常失误。现在用工具辅助,早上花10分钟看财务评分和舆情消息,盘中偶尔看一眼推送,收盘花5分钟看舆情报告总结,每天操作时间不到半小时,效率反而高了不少。最关键的是成本低,这个工具每天都会刷新免费查看额度,评分报告消息这些基础功能不用花钱就能看,对普通股民很友好。
如果你也想试试反复做T,又怕判断不准消息或把握不好点位,不妨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免费体验额度足够日常分析用。要是觉得好用,再考虑开通会员,投入不多,但能帮你节省时间,避开不少风险。当然,做T只是炒股的一种方法,能不能做好还得靠自己多练习,工具只是辅助,不能完全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