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频繁出现大宗交易是利好还是利空

小伍顾问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小伍顾问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后台总有朋友问我频繁出现大宗交易到底是好是坏。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我自己刚做股票那几年也踩过不少坑,有时候看到连续几天大宗交易就急着进场,结果股价反而跌了;有时候觉得折价太多肯定是利空,没敢买,后来股价却悄悄涨上去了。说到底大宗交易本身只是一种交易方式,关键得看背后的细节和市场环境。

频繁出现大宗交易是利好还是利空

先说说大宗交易的基本情况。它是大机构或者大股东之间进行的大额交易,通常单笔金额都在上千万甚至上亿。这种交易不会直接影响当天的股价,因为是在盘后通过专门的平台成交的,但会在第二天公布交易价格和成交量。很多人关心的是这笔交易是溢价还是折价。一般来说,如果大宗交易价格比当天收盘价高就是溢价,低就是折价。但这两种情况对股价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我见过不少折价率超过5%的大宗交易,这种时候就得小心。如果连续几天都有大比例折价成交,可能说明有机构在急于卖出,尤其是当卖方是公司大股东或者原始股东时,这背后可能藏着我们不知道的风险。这时候股价短期承压的概率确实比较大。不过要是折价率很低,比如在1%以内,甚至是平价交易,反而不用太紧张,可能只是机构之间的正常调仓,对股价影响不大。

溢价交易是不是就一定好呢?也不一定。有时候溢价成交可能是买方看好公司长期价值,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拿货。但我也遇到过溢价很高,结果第二天股价高开低走的情况。后来才发现有些溢价交易是配合资金炒作,吸引散户跟风,等散户进场后机构反而开始出货。所以看溢价还是折价,得结合交易双方的身份来看。

交易方是谁其实比价格更重要。如果买方是知名的公募基金社保基金这些长期机构,就算是折价交易,也可能意味着他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只是在利用大宗交易的折价机会低成本建仓。这种情况下后续股价走强的概率会大一些。但如果卖方是公司的控股股东或者高管,而且是连续减持,哪怕是小比例折价,也要多留个心眼,这可能是内部人士对公司短期前景不太乐观的信号。

另外市场环境也会影响大宗交易的效果。在牛市里,资金情绪比较高,就算有大宗交易折价,只要公司基本面没问题,股价可能很快就消化了利空,甚至会被解读为机构在“捡便宜”,反而吸引更多资金进场。但在熊市里,大家本来就比较谨慎,稍微有点利空信号就容易放大恐慌,这时候频繁大宗交易尤其是折价交易,股价调整的时间可能会更长。

说实话普通投资者很难每天盯着这么多大宗交易信息,还要去查交易方背景分析折价原因。我自己以前每天收盘后都要花两三个小时整理数据,有时候还会漏掉关键信息。后来用了希财舆情宝,省了不少事。它的AI舆情功能会实时监控全网和大宗交易相关的新闻资讯公告研报,一旦有频繁大宗交易的个股,系统会智能分析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还会生成每日舆情评分和舆情报告,里面包括股价异动原因利好利空消息这些动态,不用自己费力筛选。

比如前阵子有个板块频繁出现大宗交易,我打开舆情宝看了下它的舆情报告,里面不仅分析了折价率和交易方,还结合了技术面和业绩表现,帮我快速判断出这是机构正常调仓还是有潜在风险。每天免费查看额度足够日常分析,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性价比挺高的。

其实判断大宗交易好坏最核心的还是要结合公司基本面。如果一家公司本身财务健康度好业绩稳定增长,就算有几次大宗交易折价,长期来看影响也有限。但要是公司财务指标本来就有问题,再加上频繁大宗交易,风险就比较大了。这时候可以看看舆情宝的AI财报功能,它生成的财务AI评分和AI估值能帮着判断公司财务健康度和估值情况,评分高的公司抗风险能力通常更强。

想及时获取大宗交易相关的舆情分析和财务评分,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都会推送重要消息提醒。也可以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或者点击文末入口免费体验,每天刷新的免费查看额度足够日常分析使用,低成本就能提升自己的判断效率。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