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帮刚工作三年的小夏问过券商朋友——他攒了20万,想碰科创板但不够50万门槛,问有没有合规的办法。券商朋友没绕弯子,先跟他说清楚:科创板的50万+2年经验门槛,本质是筛掉风险承受能力不够的人——毕竟科创板里很多企业还在成长期,业绩波动大,甚至有的还没盈利,普通投资者要是没点经验,很容易被波动吓跑。
但不够50万就真的碰不了科创板吗?倒也不是,我自己这些年帮朋友理资产,总结了几个合规的路径,都是普通人能操作的:
第一个是买科创板主题公募基金。这类基金专门投科创板股票,不需要50万门槛,10块钱就能买。选的时候我有个习惯:先看基金经理有没有科创板块的研究经验——比如是不是之前做过TMT、生物医药的研究员,有没有拿过相关行业的基金奖项;再看持仓集中度——别选那种把一半仓位压在一两只科创板股票上的,分散点风险小;最后看业绩稳定性——比如近一年有没有跑赢科创50指数,回撤控制得怎么样。
第二个是科创板打新基金。很多混合基金或股票基金会参与科创板打新,打新收益能增厚基金回报。但要注意,打新不是稳赚不赔的——比如市场不好的时候,打新的股票也可能破发,所以得选打新策略稳的基金,比如那种打新标的集中在行业龙头的,或者打新胜率高的基金公司。
第三个是科创板ETF。比如科创50ETF,直接跟踪科创板50指数,买ETF就相当于买了一篮子科创板龙头股,门槛低到几百块。选ETF的时候我会看两个指标:跟踪误差——误差越小,越能准确复制指数走势;成交额——每天成交额至少过亿,不然想卖的时候没人接盘,流动性不好。
第四个是战略配售基金,但这种基金一般有封闭期,比如3年,流动性差,适合闲钱放很久不用的人。要是你急着用钱,就别碰这个。
说完路径,得提醒几个坑:别信网上所谓的“代开科创板”,都是违规的,轻则被券商封账户,重则被骗钱;别借钱凑50万——杠杆加进去,一旦股票跌了,连本带利都得赔;还有,不管用哪种方式参与,都得先想清楚自己能扛多少亏——科创板的波动比主板大很多,去年有只科创基金单月跌了20%,要是心脏受不了,趁早别碰。
说到这儿,我得说个省时间的小工具——希财舆情宝。我选科创板基金的时候,习惯先看它持仓的科创板股票有没有啥动静——比如有没有突发公告,有没有行业政策变化,有没有分析师下调评级。之前我每天刷新闻、翻研报得花两小时,后来用了舆情宝,直接监控基金持仓股的全网舆情,它会用大白话分析每条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还有个舆情评分,红的是情绪好,绿的是情绪差,十分钟就能搞懂这只股票近期的市场情绪。关键是每天就花1块钱,比我自己查资料省下来的时间,早把这个钱赚回来了。
要是你也想试试用舆情工具辅助选科创板基金,可以去希财网公众号看看,或者直接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每天有免费额度能查舆情评分和报告,省得自己瞎琢磨。
最后想说,不够50万不是不能参与科创板,但得选对方式——别硬闯门槛,用基金、ETF这些工具间接参与,再加上点辅助工具帮着盯舆情,既能碰着科创板的机会,也能把风险控制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