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股票估值怎么计算?从基本面到市场情绪,我用3年经验总结出可实操的3步攻略

资深小石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资深小石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我刚学股票的时候,最头疼的就是估值——打开软件一堆PE、PB、PEG,算来算去还是拿不准该买还是卖。后来摸爬滚打了几年才明白,估值不是算数学题,是“用数据摸清楚公司值多少钱”,而且得结合市场情绪才有用,光盯着公式容易掉进“精确的错误”里。

股票估值怎么计算?从基本面到市场情绪,我用3年经验总结出可实操的3步攻略

先讲最基础的:扒基本面的“硬数据”。我现在分析任何一只股票,第一步肯定是翻过去三年的年报,看三个指标——营收增速、净利润率、ROE。营收增速要稳,比如每年能保持10%以上,说明公司在扩张;净利润率得往上走,比如从5%涨到8%,说明成本控制或者产品溢价能力在提升;ROE最关键,得持续在15%以上,这是巴菲特看重的“赚钱能力指标”——同样投100块,ROE20%的公司一年能赚20块,比ROE5%的公司强4倍。这些数据不是摆设,去年我看一家制造业公司,ROE连续五年20%,就算PE到了30倍,也比那些ROE只有5%、PE10倍的公司值——赚钱能力强的公司,估值贵点有道理。

然后是选对“估值尺子”,不同行业得用不同指标。比如科技股得看PEG,就是PE除以营收增速,要是PEG小于1,说明估值和成长速度匹配;消费股看PE-TTM(滚动市盈率),比如白酒行业通常PE在20-30倍算正常,超过35倍可能偏贵;银行股得看PB(市净率),因为银行的资产主要是净资产,PB小于1的时候可能被低估。我以前犯过傻,用PE去算银行股,结果得出“估值很高”的结论,后来才明白——银行每年净利润增速就5%左右,PE肯定低,用PB才合理。

最容易忽略的是:估值得结合市场情绪和舆情。这是我最近两年踩过坑才懂的——去年有只消费股,基本面没问题,营收增速12%,净利润率8%,ROE18%,PE才25倍,我觉得便宜买了,结果突然传原料涨价,网上全是“成本要涨、利润要跌”的讨论,股价直接砸了15%。后来我才明白,就算基本面好,市场情绪崩了,估值也会跟着往下走。现在我用希财舆情宝监控自选股,每天早上先看舆情评分——要是评分从“正面”掉到“中性”,我就会多留意;还有AI分析能直接告诉我每条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不用自己翻一堆新闻猜。比如上星期有个公司发半年报预告,舆情宝的AI直接说“净利润增速符合预期,但现金流有所下降,短期可能震荡”,省了我半天分析时间——毕竟每天花1块钱,能把全网舆情和分析汇总好,比自己瞎翻高效多了。

最后说几个误区:别光盯着一个指标不放。我以前喜欢买PE低的股票,结果买了个周期股,PE只有5倍,后来周期下行,净利润跌了50%,PE反而涨到10倍,套了我半年——周期股的PE得反着看,高位的时候PE低,其实是周期顶点,该卖;低位的时候PE高,反而可能要涨。还有别忽略行业周期,比如新能源行业现在增速快,PE高一点没问题,但要是行业增速降到5%以下,PE就得跟着调到20倍以内,不然就是贵了。

其实估值的核心就是“模糊的正确”——不用算到小数点后两位,只要把基本面的硬数据摸透,选对行业对应的指标,再结合市场情绪调整,就能避开大部分坑。我现在每天花10分钟看舆情宝的舆情报告和机构报告,基本面(机构报告里的业绩、目标价)和情绪(舆情评分、利好利空消息)都能覆盖,比以前自己翻研报省了两小时。要是你也怕算估值的时候漏了关键信息,不妨试试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有免费额度看舆情评分和报告,省下来的时间多研究研究行业,比瞎猜靠谱多了。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AI炒股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