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炒股那会,对大盘股小盘股的概念特别模糊,总觉得“盘子”大不大跟我没关系,直到踩了次狠坑——2019年听朋友说某只“潜力小盘股”要涨,凑了5万块冲进去,结果刚买没几天公司出了个产品质量负面新闻,我急着卖的时候,卖单挂了半小时才成交,股价已经跌了7个点。后来我翻了好多资料、问了老股民才明白,大盘股和小盘股的区别,根本不是数字上的“大”和“小”,而是直接影响你买和卖的每一步。
首先是最直观的市值。大盘股一般是市值500亿以上的,比如常见的银行、电力、能源公司,这些公司规模大,基本盘稳,就像商场里的连锁超市,就算行业波动,也不容易倒闭;小盘股大多是市值50亿以下的,很多是新兴行业的小公司,比如刚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的,就像小区门口刚开的奶茶店,可能爆火也可能很快关门。
然后是流动性,这是我最在意的点。大盘股每天成交量大,比如某只银行股,每天成交十几个亿,你卖个10万的单子,根本不会影响股价,点一下“卖出”几秒就成交;但小盘股可能每天就成交几千万,你卖个5万,说不定就把股价砸下去1个点,要是碰到跌停,甚至根本卖不出去——我那回踩坑就是因为没注意流动性。
波动幅度也差很多。小盘股就像坐过山车,涨的时候能连续涨停,比如去年某只新兴行业的小盘股,3天涨了40%;跌的时候也能连续跌停,我朋友买过一只,因为业绩不及预期,一周跌了30%。大盘股大多是“慢牛”或者“慢熊”,比如某只保险股,去年全年涨了15%,但每天就波动1个点左右,适合不想天天盯盘的人。
行业属性也不一样。大盘股多在传统行业,比如金融、地产、能源,这些行业已经很成熟,增长慢但稳定,就像老树根,长得慢但扎得深;小盘股大多在新兴行业,比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这些行业增长快,但不确定性高,比如我以前买过一只小盘生物医药股,因为研发失败,股价直接腰斩——这就是新兴行业的风险。
最后是机构参与度。大盘股里全是机构,比如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他们买得多,持股时间长,所以股价波动小,就像一群稳重的成年人在打牌,不会乱喊价;小盘股里很多是游资,他们快进快出,股价就像“蹦迪”,比如某只小盘股,游资进来拉3个涨停,然后直接出货,散户就被套在山顶。
其实选大盘还是小盘,关键看你自己的情况——如果你是新手,没太多时间盯盘,选大盘股更稳;如果你有经验,能承受风险,想赚快钱,可以试试小盘股。但不管选哪种,你得知道这只股票当下的市场情绪怎么样,有没有负面消息,机构在怎么操作——以前我得翻几十条新闻、研报才能搞清楚,现在用希财舆情宝省了好多事。
这个工具是今年刚上的,专门看A股的舆情。每天会更新舆情评分,你能直接看到这只股票近期的市场情绪是好是坏;还有舆情报告,把股价异动的原因、利好利空消息都整理好了,不用自己翻新闻。我现在每天花5分钟看一下,就知道手里的股票要不要留,比以前瞎猜强多了。而且每天就1块钱,省下来的时间用来研究其他股票,早赚回来了。
要是你也想省点时间,微信小程序搜希财舆情宝就行,每天有免费额度看评分和报告,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有紧急消息还能推送提醒。
其实大盘股和小盘股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是要选适合自己的。但不管选哪种,先搞清楚它的“脾气”,再结合市场情绪,才能少踩坑——这是我10年炒股最实在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