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收到不少学生朋友的私信,问自己能不能直接去银行申请贷款,具体该怎么操作。其实学生群体能在银行申请的贷款类型很有限,主要是国家设立的助学贷款,这也是目前唯一针对学生的正规银行贷款渠道。今天就结合实际情况,跟大家一步步说清楚流程,还有必须注意的细节。
首先得明确,银行对学生贷款的审核非常严格,普通的消费贷款、信用贷款基本不会批给没有收入来源的学生。咱们能申请的,是国家助学贷款,专门帮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大学生支付学费、住宿费。这种贷款有政策支持,利率低,还款期限也灵活,是唯一合规的学生银行贷款。
第一步,先搞清楚自己要申请哪种助学贷款。目前分两种: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校园地的是在学校所在地的银行办,生源地的是在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教育部门资助中心对接银行办。两种申请渠道不同,但性质和额度一样,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12000元,研究生16000元,都够覆盖基本学费和住宿费了。
第二步,确认自己符不符合申请条件。必须是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含高职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这是硬门槛,成人教育、自考的学生暂时申请不了。另外,得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而且要诚实守信,没有违法违纪行为,最重要的是家庭经济困难,没办法支付学费和住宿费——这个需要相关证明材料,后面会说到。
第三步,提前准备好所有申请材料。这一步最容易出错,少一样都可能耽误申请。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肯定要有,录取通知书(新生)或学生证(在校生)也要带。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是核心材料,需要到户籍所在地的村委会(或居委会)、乡镇(街道)民政部门盖章,证明内容要真实反映家庭收入情况,比如家庭成员失业、患病等导致经济困难。还有助学贷款申请表,这个可以在学校资助管理部门领,或者在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信息网下载,填的时候字迹要清楚,别涂改。
第四步,按流程提交申请。如果是申请校园地助学贷款,开学后先向学校的资助管理部门提交所有材料,学校会初审,通过后会组织和合作银行对接,学生再跟银行签借款合同。如果是生源地助学贷款,要在暑假期间(一般6-9月)到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教育部门资助中心提交材料,资助中心审核通过后,会指导你跟当地的银行网点签合同。这里要注意,签合同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看条款,特别是还款期限、利率计算方式、逾期责任这些,有不懂的当场问清楚银行工作人员,别稀里糊涂签字。
第五步,等待贷款发放。签完合同后,银行会把贷款直接划到学校的账户,用来抵扣学费和住宿费。如果贷款金额超过学费住宿费,剩下的钱会转到学生自己的支付宝或银行卡里,这笔钱只能用来当生活费,千万别拿去买手机、旅游什么的,违规使用可能影响下次贷款资格。
最后必须提醒几点:申请材料一定要真实,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不能造假,银行会核查,一旦发现虚假信息,不仅贷款批不下来,还会影响个人征信。毕业后的还款要记牢,国家助学贷款有还本宽限期,毕业后5年内只需要还利息,第6年开始还本金和利息,具体还款日在合同里有写,一定要按时还,逾期会影响征信,以后买房买车贷款都会受影响。
另外,除了国家助学贷款,别相信任何学生能办的银行贷款,什么无抵押、秒到账的学生贷款,基本都是套路贷,利息高得吓人,一旦陷进去很难脱身。学生阶段经济能力有限,申请贷款一定要只选正规渠道,而且只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申请,毕竟贷款是要还的,得对自己的财务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