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问我,看到一款贷款产品标着年利率14.4%,心里没底,想知道这个利率到底算高不高。说实话,刚接触贷款的人,看到百分比数字确实容易发懵,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个问题,看完你心里就有数了。
先得搞清楚,年利率14.4%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么说吧,年利率是一年的利息占贷款本金的比例,14.4%就是借100块钱,一年要还14.4块利息。要是换算成咱们更熟悉的月利率,就是14.4%÷12=1.2%,也就是月息1分2。单看数字可能没概念,咱们结合不同类型的贷款来对比,就清楚多了。
先说说银行贷款。咱们平时去银行办的信用贷、消费贷,利率一般是多少呢?如果你的征信良好,没有逾期记录,收入稳定,去国有大行办贷款,年利率通常在4%-6%之间;股份制银行可能稍高一点,大概5%-8%。就算是资质中等的用户,在银行能拿到的利率基本也不会超过10%。所以对比下来,14.4%的年利率,跟银行贷款比肯定是高的,而且高出不少。
那消费金融公司呢?就是那些持有牌照的正规机构,比如招联、马上、中银消费这些。它们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信用记录不太全,或者收入没那么稳定的人群,利率自然会比银行高一些。这类机构的年利率普遍在10%-24%之间,14.4%刚好在这个区间的中间位置。如果是在消费金融公司看到这个利率,算是比较常见的,不算特别高,但也绝对不低,属于中等水平。
再看看信用卡分期。很多人可能觉得信用卡分期利率低,其实不然。比如某银行信用卡分12期,每期手续费0.75%,看起来不高,但这是名义利率,实际年化利率大概在16%左右,比14.4%还高。这么一比,14.4%的年利率反而比部分信用卡分期划算点。不过要是用信用卡全额还款,免息期内是0利息,那肯定比14.4%好,但这是另一回事了。
这里得特别说一下合法性。有朋友可能会担心,14.4%的利率是不是高利贷?这得分情况看。如果是民间借贷,也就是个人之间或者没牌照的机构借钱,根据现在的规定,司法保护的利率上限是一年期LPR的4倍(目前LPR是3.45%,4倍就是13.8%),14.4%确实超过了这个上限,这种情况法律不保护超出部分的利息。但如果是持牌机构,像前面说的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它们的利率上限是由监管规定的,一般不超过24%,所以14.4%完全在合法范围内,不用担心合规问题。
光说数字太空泛,咱们算笔账看看实际影响。假设借1万元,年利率14.4%,分12期等额本息还款。一年下来总利息是多少呢?用贷款计算器算一下,总利息大概797元,每月还款900元左右。要是借5万元,一年利息就是3985元,每月还4498元。这个负担重不重,得看你的收入情况。如果月薪5000元,借5万每月还4498元,那压力就很大了;要是月薪2万,可能就觉得还好。所以利率高不高,也得结合自己的还款能力来看。
那怎么判断一个贷款的利率合不合理呢?我给几个小建议。首先看机构资质,正规持牌机构(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信托等)的利率虽然有高有低,但至少不会乱来;要是遇到没牌照的机构,利率再低也得小心。其次看自己的信用,征信越好,能拿到的利率越低,如果你征信有瑕疵,14.4%可能已经是机构能给的优惠价了。最后看贷款用途,要是短期周转、应急用,能接受的利率可能高一点;要是长期大额贷款,比如买车、装修,还是尽量选利率低的,毕竟时间越长,利息差得越多。
总的来说,年利率14.4%算不算高,没有绝对答案,得看跟谁比、从哪个角度看。跟银行贷款比,它确实高;跟消费金融公司比,算中等;跟部分信用卡分期比,还算划算。关键是搞清楚贷款机构是谁,自己的信用状况如何,以及这笔贷款的实际负担能不能承受。借钱前多对比几家,别着急签字,毕竟利息是真金白银要还的,仔细点总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