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整理贷款咨询记录时,发现一厘利息这个词被问得特别频繁。很多人拿到贷款合同,看到月息一厘日息一厘这样的表述,总觉得厘是很小的单位,利息应该不多,但具体怎么算、实际要还多少,心里没底。今天就用最实在的话,把一厘利息讲清楚,毕竟搞懂这个,才能真正明白自己贷的款到底要付多少成本。
首先得明确,厘是中国传统的利息单位,不是现在国际通用的百分比,所以得先搞清楚它的基本换算。按行业惯例,1厘等于0.1%,注意是百分比,不是千分比。但光知道这个还不够,关键要看一厘对应的是日息、月息还是年息——不同的计息周期,哪怕都是一厘,实际利息能差出几十倍。
先看日息一厘。如果合同写日息一厘,意思就是每天的利率是0.1‰(千分之零点一),换算成百分比就是0.01%(因为1%=10‰,0.1‰=0.01%)。别觉得0.01%少,算下来可不低。比如借1万元,日息一厘,每天利息就是10000×0.01%=1元,看着不多,但一年按365天算,总利息就是365元,年化利率是0.01%×365=3.65%,这个水平在信用贷里算比较低的。不过要注意,有些短期贷款会用日息标注,比如7天期,1万元日息一厘,7天利息就是7元,到期连本带息还10007元,这个得心里有数。
再看月息一厘,这个在贷款里最常见,尤其是小额信贷。月息一厘就是月利率0.1%,借1万元的话,每月利息是10000×0.1%=10元,一年12个月就是120元,年化利率是0.1%×12=1.2%。这个利率非常低了,目前只有少数银行的优质客户或者政策性贷款能拿到。但要警惕一种情况:有些机构会把月息一厘故意说成利息很低,但如果实际是日息一厘,年化3.65%,虽然也不算高,但比月息一厘的年化1.2%还是高不少,所以签合同前一定要问清楚是月息还是日息。
还有年息一厘,这个就比较少见了,年息一厘即年利率0.1%,借1万元一年利息才10元,几乎等于无息,通常只会出现在特定的扶持性贷款里,普通商业贷款基本遇不到。
除了单独的一厘,贷款里还常看到几分几厘,比如月息2分5厘。这里有个单位换算要记牢:1分=10厘,1厘=10毫。所以2分5厘就是25厘,即月利率2.5%,换算成年利率就是30%(2.5%×12),这个利率已经接近民间借贷的司法保护上限(目前是LPR的4倍),属于高利率了,借钱时一定要谨慎。
最后说个最关键的:不管合同写一厘还是几分,一定要自己动手换算成年化利率。方法很简单:日息×365,月息×12,年息直接用。换算后再对比一下当前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比如2025年最新的1年期LPR是3.45%,如果年化利率超过3.45%×4=13.8%,就要小心是不是高利贷了。我见过不少人因为没搞懂厘的周期,稀里糊涂签了合同,最后利息越还越多,所以把厘的含义和换算方法记在心里,比啥都重要。